•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中医健康养生的理念及哲学智慧

2016-12-12 15:38 作者: 编辑:周兴 15762浏览 0评论 1 0 举报

【天地网讯】

  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讲到:“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现就中医健康养生理念及哲学智慧谈一些我的理解。


  一、生命至上,养生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尊爱


  在中华文明的早期,先民们对生命的本源,作了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对生命本质和生命价值的追求和探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关于生命的精神。中医学经典《内经》不仅吸取了古代哲学的理念,从哲学高度对生命的本源进行了解析,而且从医学角度对生命的形成、生命的特征、生命的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演绎。


  《内经》告诉我们,生命来源于自然。《素问 ·宝命全形论》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生命是天地阴阳二气相合的结果,生命是天地演化的产物。人类的产生不是来自超自然的神,人类生命和其他万物一样,都来自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交感和合而生成。这一观点彻底摆脱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生命观念。人类是自然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不可胜数的生物之一,人类是迄今为止宇宙间一切生命现象的最高存在形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灵枢·玉版》认为:“人者,天地之镇也。


  ”在天地万物之中,最高贵的莫过于人,人类较其他生物具有更高级、更复杂的生命活动,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在于精神、意识。人不仅具有对外部世界的意识,而且还有自我意识,使之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能够在自然规律面前有效地调控自己,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结果。”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人离不开大自然,也必然要受到自然的制约。另一方面,人体对自然环境具有调节适应能力,以维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内经》认为,精气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灵枢·本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包括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是“气之精专者也”,是人体中精、血、津、液等精华物质的统称;“神”是人体生命机能活动的总括。精、气、神是生命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精和气是维护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是生命活力的外在体现。精气充盛则神旺,精气衰惫则神衰。《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体的阴阳和谐协调,“精” 与“神”两个方面都正常;如果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标志;阴阳分离,精气衰亡神也就消失,预示着死亡。中医养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健康,延年益寿,其实质是对生命的尊爱。养生,古代又称之为“卫生”“护生”“摄生”。


  即保护生命的意思。《内经》称谓“宝命全形”,即珍惜生命,保全形体。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孝经·圣治》:“天地之性,人为贵。”中医养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尊爱生命的精神。这与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中医药文化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这种精神专注于生命的价值和对个体自由及尊严的尊重,并处处体现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人性化的处理的方式。


  二、“治未病”思想体现了人类的忧患意识,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内经》提出的“治未病”思想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忧患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忧患意识的记载甚多。如《周易·系辞传》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古人认为“君子”安居时不忘危险,生存时不忘消亡,平安时不忘动乱,这样才可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国家的平安。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人类对于自身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也充满着忧患意识。如《周易·象传》记载:“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之。”


  这是最早关于预防思想的出处,而这一预防思想建立在“思患”基础之上。对于医生来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淮南子》)续上述思想之绪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治未病”思想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则安,居安思安则危;未病思防则健,未病不防则病。此也说明在中国古代治国、治人理无二致。从文化和哲学角度来分析,忧患意识实际是一种“超前意识”“风险意识”,是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医“治未病”思想也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七十二中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大凡人的生命状态可以分为“未病”“欲起之病”“已病” 三种,即健康人、欲病之人(亚健康人)、患病人;医生也可以分为三等,“上医”,职能是做好养生维护生命的健康;“中医”,职能是早期干预以防发病;“下医”,职能是治疗疾病。这里把“治未病”的医生作为上等的医生。诚如《证治心传》所说:“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


  “治未病”是“最上之道”,也就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内经》162 篇把主张“治未病”的养生放在首要位置,是寓有深意的。元代医家朱丹溪说:“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盖保身长全者,所以圣人之道。”明代张介宾在《类经附翼·医易义》中说:“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张氏认为“履霜坚冰至”强调“谨于微”,施之于医,则为“治未病”,并把这一思想放到“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的高度。


  三、健康是人体的和谐状态:天人和、形神和、气血和


  博大精深的中国医学早在萌生的初期就已经开始对人类生命的本源作了艰苦的探索。《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就对“人之常平”(即健康人)的特征作了生动的记述。《灵枢·本藏》有一段记载说:“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 , 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人之常平”,即健康无病之人,本节实际提出了中医学关于健康的一个重要命题,即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内经》提出一个“和”字,即“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


  此“血和”“卫气和”可概括为血气运行和畅;“志意和”可理解为精神情志活动正常;“寒温和”意思是指机体能适应外界寒温环境。从中可以领会《内经》关于健康的标准有三条:一是人体功能活动正常,以血气运行和畅为标志,具体表现在经脉运行正常,筋骨强健,关节活动灵活,皮肤汗孔腠致密,外邪不容易侵犯;二是人的精神活动正常,即“志意和”,具体表现在精神活动正常,五藏六腑不会受到外邪侵犯;三是机体能适应外界的环境,即“寒温和”,具体表现在脏腑活动功能正常,经脉通利,肢体活动正常。概括起来说,健康的本质是“和”——气血和(即人体内环境协调),心身和(即心理与生理和谐),天人和(即人体与自然和谐)。健康就是人体的内环境以及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一种和谐状态。


  以上三条内容,联系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躯体无异常,心理活动正常,能适应外界环境。其实质与《内经》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一个“和”字,充分凸现了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而且其内涵更加深刻、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周易》中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自然界中阴阳两气的交会融合可以孕育万物;男女两精和合,可以繁衍子孙。“和”是宇宙的根本状态,是阴阳运化的最终归宿。西方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 “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其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是第一位的”,“若能够被世界所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和祥和。” 《内经》告诉我们,医学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就是维护人体健康,而健康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体心身与气血的和谐,这就是《灵枢·本藏》给我们的深刻启迪。


  四、长寿三要素:天寿过度、气血常通、肾气有余


  追求长寿是人们的普遍愿望,但长寿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到了老年(《内经》认为男子 64 岁以上,女子 49 岁以上),一般人肾气衰弱没有生殖能力了,但为什么有些人还能有生殖能力呢?原因有三:一是先天遗传禀赋超过常人,二是气血能保持畅通,三是肾气旺盛。


  这三条实际也是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健康长寿的人其生殖能力也往往超过一般人。说明二千余年前的人们已经明白,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后天的气血畅通,肾气旺盛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千百年来渴求长寿者千方百计寻找“长生不老” 的药物,其实世界上哪里有什么“长生不老”之药,人们往往一味服用补肾壮阳或滋肾填精之品,希望能够延年益寿,但往往收效不大,原因是忽略了保持气血的通畅这一点。中医认为,气血乃人生之本,《内经》告诉我们人体衰老的原因除与肾气亏虚有关外,气血流通不畅形成气血瘀滞,所谓“老人多瘀”。


  它是许多老年病的共同病机,也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因此,延缓衰老或治疗老年病的法则,除补肾气以外,更要调理气血,维护其“气脉常通”。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有人在老年舌微循环障碍的研究中发现老年人的舌质微血管形态及结构异常,毛细血管出现内皮细胞肿胀、管腔挟窄等结构改变。通过研究发现有血瘀证表现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微循环容积波的异常改变,随着血瘀证加重或减轻,微循环容积波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并认为动态观察老年血瘀证患者微循环容积波变化,可以为某些老年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另外,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有人通过研究发现老年病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其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较正常参数有明显差异,而在对老年气虚血瘀患者的观测中,发现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通过对高脂家兔的研究,发现其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有相关性变化,这些可能反映了中医“痰浊证”与 “血瘀证”相关的生物学基础 , 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观察证实,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与人类血瘀证一样具有黏、浓、凝、聚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而且血液流变学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明显,易形成血栓。临床研究证明,补肾活血法是补肾法与活血法有机结合 , 通过补肾促进活血 , 活血助于补肾 , 两者相互协同 , 达到改善肾虚血瘀的病理变化 , 使机体阴阳平衡 , 祛邪扶正的一种治疗方法。


  “肾虚血瘀论”的产生不仅成了中医理论体系中一个基本的病理机制 , 并通过补肾活血法的临床疗效及理论研究得到反证。补肾活血法在临床上很常用 , 在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或脑栓塞、冠心病、高脂血症、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等老年性疾病中有更多的应用 , 取得肯定的疗效。


  五、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把握中庸这个“度”


  1. 基于“天人合一”的顺时养生


  怎样进行养生?在中医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倡顺应自然。为什么要顺应自然?这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从本质上讲,人是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总和。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此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天地和人是不能分割的。中医学禀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从“天”的研究到“人”,从“人”的探讨到“天”,“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旧唐书·孙思邈传》)。可以认为中医学是以“天人合一”为理论核心,专门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科学。《内经》是中医学最早的经典文献,其学术思想受先秦诸子百家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尤其与汉代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一脉相承。《内经》没有明确记载“天人合一”的字样。但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内经》“人与天地相应(参)”的观点贯穿于整个学术体系之中,并以当时的医学成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天人合一”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生命是自然赐予的,自然界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合适的条件,人体要保持健康,必须顺应自然规律,旨在维持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内经》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即破坏了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则不免要致病。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内经》提出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化规律来调节生活秩序以及精神活动,提倡“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具体来说就是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2. 基于道家“淡泊清静”的精神养生


  目前,心理行为和健康的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临床上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主要与心理紧张和精神压力有很大关系。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在所有人类疾病中:1 / 3 是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 ,1 / 3 是心理障碍引起的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病死率最高的三种疾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都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长期的心理压抑、情绪紧张、焦虑、心力交瘁是引发癌证的重要因素。


  那么,该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呢?养生不外乎养神和养形,而养神是养生的关键。《内经》强调“治神”,把养神放在养生的首位。 “太上贵养神,其次才养形”(《杂病源流犀烛》)。按中医理论“心主神明”,即中医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是由心所主宰的,因此养生必先养心。节制欲望,是中国古代养生家智慧的结晶。《老子》主张“少私寡欲,清净无为”“清静为天下正”“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孟子说: “养心莫善于寡欲”。《庄子》承《老子》之学,提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只有淡泊情欲,才能“归心于虚,凝神于静”“抱神以静,形神自正”。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内经》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主张“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其基本精神就是要节制人的欲望,保持内心淡泊宁静的状态,不受外界种种诱惑的干扰,使神气内藏于五脏,心理和生理处于和谐状态。


  3. 基于“谨和五味”的饮食养生


  人类要生存,必得有饮食物的供给,自然界的动植物,在性味上可以归纳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因此五味又代指了所有的食物。而这些食物因为具有五味,分别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饮食入口,五脏得养,生命得以维系。所以《内经》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意思是人体生理活动必须的阴精,本源于饮食五味。


  虽然饮食五味是我们维持生命的重要保障,如果摄取不当,也会危害健康。《内经》提出了饮食养生的要领,就是“谨和五味”。 “五味”代表饮食物中的各种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必须保持“和”的状态,也就是要求营养要均衡,合理分配。这是饮食养生的关键。


  4. 基于“气血以流通为贵”的运动养生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但是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呢?《吕氏春秋·达郁》有一句名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体同样如此,“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内经》认为,人以气血为本,气血以流通为贵,气血瘀滞是疾病的标志,气血衰竭是死亡的象征。《内经》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结论:生命在于气血的流通。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气状态和调是维系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当气血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和调时,机体“变化乃生”,疾病就会因此而生。可见,气血和调对于人体是何等的重要。要想避免疾病的发生,我们必须懂得调和血气,使血气相和,才能永葆健康、生机和活力。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脂肪摄入过多,脂肪类物质在动脉血管壁上沉淀下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血液的流通,依靠这些血管供应营养物质的器官自然便受到影响。由此引起心脏、大脑的供血不足,甚至心肌梗死、脑梗死。所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通过运动保持气血的流通,可以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


  5. 基于儒家“仁者寿”的道德养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从来就不局限于研究机体本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而总是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而具有极丰厚的文化内涵。《吕氏春秋·先己》说: “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古人认为,治身与治国并不矛盾,必先修身养性,而后才能治国理天下。中国传统养生中十分注重“以德立身”“养生必先养性”,这里的“性”是指品德、禀性。孔子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又说“仁者寿,智者乐”。汉代董仲舒认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则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荀子也认为仁义德行,为长安之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完善人格,是养生必先养心的重要内涵,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这样的事例古今以来不胜枚举。《内经》有“德全而不危”的记载,意思是一个道德健全的人,就没有遭遇疾病的危险。


  要之,养生贵在把握好中庸这个“度”。饮食之度就是如孙思邈所说的“饥中饱,饱中饥”;劳逸之度就是《内经》所说的“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运动之度要“动而中节”“形劳而不倦”;房室之度做到“欲不可绝,亦不可纵”;悲欢之度,就是儒家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综观任何养生的方法,不能超越常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中医的健康养生理念充满着哲学的智慧。诚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姓钱的员外,带领当地百姓修坝筑堤,种田养鱼,不出几年,原来的洪涝之地就变成了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鱼米之乡。但钱官员结婚三年仍然膝下无子,常为此唏嘘不已。当地百姓深为钱员外...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时乐高军如今正值大雪节气,冬令的刺骨寒风或不慎多食生冷之物都可损伤阳气,损及伤肺而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中医古籍中有“形寒饮冷则伤肺”的记载。肺的生...

俗话说“一日三颗枣,青春永不老”。入秋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人容易气血不足、肠胃也常出问题,不少人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酸软无力等症状。出现此类问题,最简单的改善方法,就是吃红枣。常吃大枣补中益气中...

引言:五运六气是我国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运用阴阳、五运、六气等理论,并以天干、地支作为演绎工具符号,来推测气候变化、生物生化及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

拿整根人参泡茶保温杯里放枸杞这样的操作出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上最近跑中药房又成了青年人社交圈里的养生消费新事物其火爆程度不亚于这两天“酱香拿铁”的风头抓住夏天的尾巴年轻的朋友争相来到中药房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