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药材问答》第3期:重楼价格还有上涨空间吗?

2017-02-28 15:10 作者: 中药材天地网原创 22552浏览 1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一叶孤舟:我们重庆那边重楼怎么越挖越少了,现在每年只能组织几百斤货,请问到哪里可以组织到重楼货源?


  蒋尔国:长期以来,国内重楼主要产于西南地区的横断山脉周边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和青海东南部等地区,另外福建、湖南、湖北、广西、陕西、甘肃等省区也有部分资源分布。


  @种植者:我想去国外看看有没有重楼资源可以发掘?


  蒋尔国:国外主要产于青藏高原周边的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另外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分布。


  @昔年:除了我们云南,还有那些省份在发展重楼种植?


  蒋尔国:高价自然会刺激家种发展,在2010年期间家种重楼开始规模化发展。近年来在云南丽江、文山、楚雄、大理、红河、曲靖等地的家种重楼已经获得成功,西南、湖南、湖北等诸省也有不少地区的还在进行重楼家种化的探索。


  @疾风:前些年我每年可以向药厂供应10吨货,现在量变少了,重楼用量是否在减少?


  蒋尔国:重楼主要用于中成药生产,少量用于饮片。按照重楼的特殊药性,它的应用广泛,需求本将保持高速增长才对。但由于资源枯竭,价格高企;再加上假货泛滥,从而造成重楼需求量较5年前反而呈下降态势。但无论如何,重楼的刚性需求长期存在。近年来,各类大小工业企业年需求量约1400吨,中药饮片年需求约400-450吨,合计年需求1800-1850吨左右。


  @柯南:2017年重楼产量是否会有大幅减产可能?


  蒋尔国:我国野生重楼预计2017年产量只有300-400吨之间,家种产量主要集中在云南等地,预计2017年产量在100-150吨左右,总体来看我国正品重楼缺口十分巨大。这也导致重楼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


  近些年由于货源紧缺,价处高位,造成国内市场上重楼质量普遍下滑。一是个头偏小,长不够年份就被挖出上市;二是伪劣品严重泛滥。目前充当原料的伪劣品如进口的尼泊尔、缅甸水重楼;国内的包括白花延龄草、地珠香等。


  @阿狸歪脖:家种重楼前景如何,家里有些资金想搞中药材种植?


  蒋尔国:重楼近年来已实现家种驯化,可以人工种植,并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重庆、陕西等地推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育苗移栽,虽然苗价不高,但种植时间长,约需要8-10年,最终成本应不会低于现在价位;二是野生种苗移栽,拔苗助长,成本极高,约需4-5年。虽然较育苗移栽方法相对时间较短,但大量的种植也消耗了野生资源,反过来同样推动了重楼涨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重楼种植规模在5万亩上下。


  @阿狸歪脖:重楼未来行情是否能持续走高?


  蒋尔国:我国重楼面临问题如下,首先,需求刚性,正品重楼供需缺口巨大;其次,进口含量不达标,且产量也在急剧下滑;再次,国内像白花延龄草此类伪品大量充斥市场,影响重楼正常交易。


  总体来看,野生重楼资源濒临枯竭,产量迅速萎缩;家种重楼成本高居不下,耗费时间长,且远水解不了近渴;再加上伪劣品的退市,因此,重楼在今后至少3年内供需矛盾的基本面无法改变,只会与日加剧。未来重楼价格还将在高位运行。



本栏目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操作须谨慎。

本栏目内容受版权保护,转载或引述均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药材问答》,违者必追求其法律责任。


上期回顾:《药材问答》第二期:含硫浙贝前景 川贝母正伪品等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白术这个品种是近两年的一匹黑马!它是改革开放有市场以来,从未有过的极特殊好行情的品种之一。2024年产新后,我们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并从个人角度预测:2024年产新至2025年产新前,白术走势会...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