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浅析:GMP体系下的偏差及其控制

2019-03-18 15:10 作者: 药渡 5198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从“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到“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再到“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原则在不断的进化着,这也体现了对药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控制。然而,再完美的设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如果对偏差的管控不严,就会使得实际生产过程越来越偏离预先批准的程序,甚至走上极端...要知道,国内外太多的药害事件都是来源于偏差的有意隐瞒和无效控制!


    1. GMP体系~偏差的定义

    我们先看一下对于偏差的定义!所谓偏差,是一种非预期事件,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安全、质量和有效性。根据ICH定义,偏差是指对批准指令或规定标准的任何偏离。任何与已批准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管理文件、工艺规程、环境和生产全过程中各种相关影响因素不相符的情况都视为偏差。



    具体描述可如下:外部供应服务与规定要求不符;生产、检验、计量环节、设备设施、方法、规程设计与实际需求偏离;从事生产、检验、计量或有资质要求的岗位及人员的资质或技能与要求不符;药品生产环境检测参数与规定限度不符;生产设备、器具性能或状态与要求不符;生产、检验操作与规程不符;原辅料投料数量或药品中所含成分数量与处方不符;生产工序控制参数或动态监控参数与规定不符;物料或成品检验项目或检验数据与规定限度不符;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与物料直接接触的水、气等与规定不符;生产周期超出规定要求;样品的留样观察、稳定性考察数据与规定不符;清场效果及残留检测数据与要求不符;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等与要求不符;批号、效期、生产日期与要求不符等。


     2. GMP体系~偏差的分类

     通常,企业按严重程度不同将偏差分为重大偏差和次要偏差。重大偏差是影响或可能影响产品最终质量,不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导致产品返工、收回甚至销毁的事件。次要偏差是不影响产品质量或对质量影响甚微的事件。实际生产活动中偏差不可能避免,只能通过健全偏差管理体系来减少偏差的产生,对已发生的偏差进行有效控制。


     除以上外,偏差的分类还有很多种形式:如按传递方式不同,可分为可传递偏差和不可传递偏差;按原因明确情况不同,可分为可见偏差和不可见偏差;按分布环节不同,可分为人员偏差、设备设施仪器偏差、物料偏差、生产工艺偏差、生产环境偏差、物料标识偏差、试验室偏差、计算机化系统偏差、质量状态管理偏差、标准/制度/规程执行偏差、记录填写偏差、追溯性偏差、变更控制偏差、人为偏差和非人为偏差等;按可控状态不同,可分为可控偏差和动态不可控偏差。


     3. GMP体系~偏差的由来

     常见的产生偏差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生产操作与指令不符,如投料顺序的改变、操作步骤的改变、增加或减少步骤、操作失误等;2)生产工艺参数发生改变,如调节设备的温度、时间、频率;3)生产过程出现异常,如设备突然停机、设备零件损坏、因水电气导致的中断等;4)洁净区环境不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压差;5)关键工序物料平衡、产品收率不符合规定;6)检验结果不合格;7)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如关键生产工序、关键质量把控点、检验岗位;8)其他异常情况。


     4. GMP体系~偏差的处理流程

     根据新版GMP第247~254条要求和偏差处理的原则,偏差处理的主要流程通常如下图所示:其中1~7步为发生偏差时及时报告、调查并处理,即纠正(纠正效果可在偏差处理过程中判定);8~13步为制定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避免偏差的再次发生(有时在偏差处理时限内无法直接判定);通过整个偏差处理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GMP的符合。


(图片源于CNKI)


   5. 国家对于GMP体系偏差的管理历程

   1982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制定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试行稿),比美国晚了将近20年,药品生产偏差管理也随之相对落后,1998年版的GMP中并未涉及偏差管理的内容,直到2008年1月1日实施的《药品GMP现场检查评定标准》中才首次吸纳偏差管理概念,要求生产中出现的偏差必须得到调查和记录,但也只是提出了框架式的管理要求。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组织修订我国GMP的过程中,吸纳了欧盟GMP的要求,首次在规范中引入偏差管理的内容,在生产管理的各要素部门均明确提出了偏差调查、处理及记录的要求。新版GMP在2011年3月1日正式实施,对硬件、软件、人员、现场的偏差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这一章单独列出了一节,对整个质量保证系统出现的偏差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6. 国家对国内药企GMP体系偏差的调查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7年发现企业存在研发过程中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执行不足、偏差及超标调查不充分、工艺验证不科学等问题;关于偏差的主要信息如下:


    1)存在对偏差结果未能及时调查,或者调查不深入、不全面,未能对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充分调查。特别是当发现稳定性试验数据偏离趋势的异常数据,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未及时开展调查,后期再查找原因变得十分困难。


    2)工艺验证出现偏差不能按照药品GMP要求进行记录、分析,不能找到根本原因并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


    3)偏差管理系统不能有效运行,一些偏差未开展偏差调查,部分偏差调查不充分。


    4)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存在系统性问题。如人员资质和数量与生产要求不匹配,未对偏差、超标结果进行有效识别、调查,变更未执行变更控制程序等。



 小结/小感

     国内大部分药企,对偏差概念的理解和偏差调查的理念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企业内部报告太多偏差容易招致药监部门药品GMP检查员的盘问,随之会引发一系列对企业生产销售不利的结果。一旦出现问题,整改措施通常大部分集中于“对操作人员的再培训”,甚至部分企业还经常将偏差当作“挡箭牌”,利用“计划性偏差”频繁违反相应的生产、质量管理要求。其实,如上所示,出现偏差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而如何处理偏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纠正系统,更能体现一家药企的功底和实力!毕竟,对于制药行业,要想做大做强,“质量关”虽然非常重要,但也正在逐渐成为最低要求和标准!

     全文数据:1. ICH文件;2. CNKI;3. 新版GMP;4. NMPA网站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中药材天地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一直以来有很多朋友都在断断续续地来咨询“中药材”的进口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今天从进口的角度来浅谈一下“中药材”,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朋友来了解下。一、“中药材”种类中药材......

【融媒探两会】“新质生产力”高频出现,释放哪些信号?聚焦“全国两会”,奋进“关键之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4项2024年版食养指南,分别为《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成人慢性肾...

国药监药注〔202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药品监督管理局,局机关各司局,各直属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局长办公会同意,现印发给...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