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中药饮片的质变率相比其他药品要高得多。由于中药饮片品种繁多、性质各异,有的怕热,有的怕光,有的易吸湿,如果养护不当就会发生虫蛀、发霉、变色、泛油、腐烂等变质现象。因此,熟悉各种饮片的性能,摸清饮片贮藏养护规律,并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至关重要的。
重视细节,储存有方法
1、入库验收:药品入库首先要验收,这是把好药品质量的第一道关。采货人员需要对饮片的净度、片型、色泽、气味、水分、包装等进行严格检查,合格的饮片才能入库贮存。
2、库房管理:入库的中药饮片要根据饮片性质及仓库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贮藏。库内应配备温、湿显示计并要有防潮、防尘、防虫、防鼠等设施。
因材分类,保管有妙招
1、含淀粉类多的药材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并防止污染。
2、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切成饮片后,干燥温度应小于30℃,若大于30℃则损失有效成分,会散失香气或原油,湿度太高则易吸湿霉变和虫蛀,应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3、含糖及黏液质较多的药材,炮制后不易干燥,若温度高、湿度大则易吸潮变软、发霉和虫蛀。
4、花类饮片容易变色和散失香气,应避光密闭保存,贮存期不宜超过一年。
5、种子类药材经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容易受虫害及鼠咬,故多密闭保管。
6、全草类药较易保管,因为纤维和木质类饮片不易质变。
7、动物类饮片易霉、蛀、泛油。在梅雨季节最易被虫蛀蚀,要保持库房相对湿度70%以下,并且少贮勤进。
8、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胆矾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凉爽处,防止潮解和风化。
9、炮制类饮片分为蜜炙饮片、酒炙饮片、盐炙饮片、醋炙饮片、蒸煮饮片、曲类和霜类饮片。
蜜炙饮片糖分大,较难干燥,通常贮于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并置通风、干燥、凉爽处保存养护,且贮存时间不宜过长。对于已拆包的蜜炙饮片,或不常用的蜜炙饮片应置于干燥箱内存放,或置于冰箱内冷藏。
酒炙饮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醋炙饮片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盐炙饮片应贮于密闭容器内,但不应用铁质容器,宜用瓦质容器,置于通风干燥处,防潮;蒸煮类饮片应密闭贮存,置于干燥通风阴凉处;曲类饮片宜置于阴凉干燥处密闭贮存,且不宜久贮。
各有所宜,养护讲科学
1、干燥养护技术。干燥可以除去中药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杀死霉菌、害虫及虫卵,起到防治虫、霉,久贮不变质的效果。
2、冷藏养护技术。采用低温贮藏中药饮片,可有效防止不宜烘、晾的中药饮片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的发生。
3、埋藏养护技术。包括石灰埋藏法、沙子埋藏法、糠壳埋藏法、地下室贮藏法等。对抗同贮养护技术。此种技术是利用不同品种的中药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及去霉化学成分的性质来防止另一种中药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的一种贮藏养护方法。
4、化学药剂养护技术。此种技术是利用防雾剂和杀虫剂,抑制霉虫的生长和繁殖,其中包括最早使用的硫磺熏蒸法以及磷化铝熏蒸法、氯化苦熏蒸法、氨水熏蒸法以及醋酸钠喷洒法等。
5、无公害气调养护技术。气调养护法即在密闭条件下,人为调整空气的组成,造成低氧的环境,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中药自身的氧化反应,以保持中药品质的一种方法。
其实,工作人员是药品的“保姆”,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在库药品按时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做到有计划、有记录,这样才能减少和杜绝中药商品在保管储存过程中的虫蛀霉变所造成的严重浪费和巨大经济损失。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摘要:随着医疗服务机构不断推动中医药的服务质量,中药材和饮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药材的合理保存是药物价值实现的根本。探讨分析构建中药材和饮片贮藏养护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结合实际中药材不同的特征和疗...
成品储存期:中药材基础上+6~12个月根茎、根、皮类、藤木类:18或24个月,易泛油、发霉、虫蛀的为12个月附:一、储存条件常温库:温度0~30℃,相对湿度45~75%RH,定期通风、排湿......
GSP要求,企业应当根据药品的质量特性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并符合以下要求:(一)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包装上没有标示具体温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贮藏要求进行储存;(二)储...
摘要:中药材与中药饮片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品质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采收、储存、加工等过程中可能引入外源污染,造成药材品质劣变。目前,我国中药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但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