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全唐书》卷二二六载有唐·武后时期作家张说写的一篇《钱本草》。文曰:“钱,味甘,大热,有毒。归心、肺、脾、胃经。偏能驻颜,彩泽流润。善疗饥寒困厄之患,立验。能立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至非理则伤神。此即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予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防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此文以药喻钱。在有人提倡“一切向钱看”的今天,大有一读的必要。读后须深思之,探索之,躬行之,体验之。面对金钱,应精炼“七术”,即道、德、礼、义、仁、信、智。如能具备这“七术”的炮制方法,使其热性转平,毒性减低,服之就会大有裨益于身心,可使精神舒畅,心情愉悦,就会健康长寿。不然,如生吞活剥,则必损脾害胃、心悸不安,以致昏智迷神;若热毒发作,必致气溃身亡,不可不忌。
医务工作者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伟大职业。“救死扶伤”的职业特点,使得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地位相对会高一些,因此就会带来一些特殊的“机会”,如各种红包、吃请等等。在这些诱惑之前,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钱本草》正好巧妙地将正反两面道理阐述得淋漓尽致。以道、德、礼、义、仁、信、智作为谋取金钱的衡量标准,以此我们就会问心无愧,即使是半夜也不会怕被“敲门”。
《钱本草》所言之理与我们今天医疗界所倡导的“医德为先”、“廉洁行医”的行风建设不谋而合。经济社会的今天,要做到“抗得住人言、熬得过时间、放得下金钱、耐得住平凡”,的确很难,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的所为都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来找我们就诊的患者。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是小康社会和谐的一个体现。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考希良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中,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时间的标尺,更是农民们预测天气、安排农事的重要依据。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携带着自然界特有的信息,指导着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今日,我们迎来了秋季的最后一...
中药故事——芍药东汉神医华佗在其后宅辟药园、凿药池、建药房、种药草,广为传授、种植、加工中药材技术。但每味药他都要仔细品尝,弄清药性后,才用到病人身上。有一次,一位外地人送给华佗一棵芍药,他就把...
原标题:新华深读|老字号焕新:“和100多年前的人用同款”,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平均“年龄”近140岁的中华老字号,近来引人注目地强势回归了。“居然你还在!”那些老年人心头的“白月光”、中年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