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真伪鉴别 正文

分享

川乌、草乌、附子

2019-01-11 10:27 作者: 中药饮片真伪优劣鉴别 56166浏览 1评论 0 1 举报

【天地网讯】

这三者同出毛茛科,易混淆;而白附子则是天南星科的;但四者都有毒,内服多需经过加工炮制,我们见到的饮片多为炮制品。这里主要区别川乌、草乌、附子这一家子。


川乌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 四川、陕西省为主要栽培地,湖北、湖南、云南、河南等省亦有种植。


川乌 未经炮制前(个子货)

 

1 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长2-7.5cm,直径1.2-2.5cm)

2 中部多向一侧膨大

3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瘤状侧根(钉角)及子根(附子)脱落痕迹


切片后

4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粉质,形成层环多角形

5气微,味辛辣而麻舌

 

草乌

 

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主产于东北、华北各省


草乌 未经炮制前(个子货)

1 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2-7cm,0.6-1.8cm)

2 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有纵皱纹、瘤突状侧根(钉角


切片后


3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

4气微,味辛辣麻舌


这三种饮片我们见到的基本为炮制品,均可采用煮法降低毒性

【炮制方法】

制川乌  

取川乌,大小分档,先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个大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

制草乌

取净草乌,大小分档,先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晾至六成干,切薄片,干燥

附子  (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四川、陕西为主要栽培产区)

盐附子

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采挖后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盐卤水)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晾晒,并逐渐延长晾晒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

黑顺片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将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

白附片 

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

另外,还有炮附片(用砂武火拌炒附片至鼓起或微变色)和淡附片(取净盐附子,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取出,切薄片,干燥),但是商品少见。


【炮制成品】


川乌 炮制品

1 不规则厚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

2 有灰棕色多角形环纹

3 气微,微有麻舌感


草乌 炮制品

1 不规则类圆形或近三角形片,表面黑褐色

2 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层环,并有空隙,周边皱缩或弯曲

3 无臭,味微辛辣,稍有麻舌感


附子 炮制品

生附子个

盐附子

1 圆锥形,表面灰黑色,被盐霜

2 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

3 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环纹

4 质重而坚硬,受潮易变软

5 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白附片&黑顺片

黑顺片

1 不规则纵切片,上宽下窄

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半透明状

3 具纵向导管束脉纹

4 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

5 气微,味淡

白附片

1 气味、形状同黑顺片

2 但无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


不多此一举

炮附片

1 形如黑顺片、白附片

2 表面鼓起黄棕色

3 质松脆

4 气微,味淡

淡附片

1 纵切片

2 外皮、切面褐色(切断面颜色和外皮接近,与黑顺片区别)

3 半透明,有纵向导管束

4 质硬,断面角质样

5 气微,味淡,无麻舌感

然而,就山西来看常用黑顺片。

       上述附子加工品均为药典标准,另外还有地方标准——黄附片、熟附片、刨附片、卦附片(不可直接入药)、炮天雄。


1黄附片(用甘草、红花、生姜、牙皂取汁浸漂),又称黄片

极少量生产

2熟附片(炮制类似白附片,横切片


3刨附片(高温特殊烤制)

极少量,是传统馈赠亲友的煲汤食疗佳品

4卦附片(顺切对半),又称卦片、卦角

为传统出口产品

5炮天雄(炮附子)

特殊工艺炮制(发酵),产量极小,高端保健饮片

不做无用功

川乌、草乌、附子在炮制时,遇水、加热促进水解有毒成分,降低毒性。

 

生川乌、生草乌有大毒,炮制后的制川乌、制草乌可供内服,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内服宜先煎、久煎;1.5-3g。

生附子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加工炮制后,毒性降低,便于内服;产地加工盐附子(半成品,需再加工方可入药;如淡附片)的目的是为防止药物腐烂,利于贮藏。加工成黑顺片、白附片后毒性降低,可直接入药。炮附片以温肾暖胃为主,用于心腹冷痛,虚寒吐泻;淡附片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

3-15g,先煎、久煎。

 

附注:上述所说的附子炮制品均为有胆系列,另外还有无胆系列——生附片、炒附片、蒸附片。

1生附片(洗净后直接干燥),不可直接入药

2炒附片(炒制后的生附片),可直接入药

3蒸附片(蒸制的生附片),可直接入药

附子伪品——红薯片

区别:正品附子饮片上圆下尖,最重要的是味道,伪品红薯片就是红薯干的味道。

 如果你的好奇没忘记白附子,那就满足你。

白附子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习称“禹白附”。

                产地 主产河南、甘肃、湖北等省。

1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

2表面白色或黄白色,有环纹、须根痕

3顶端有茎痕或芽痕

4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

5气微,味淡,嚼之麻辣刺舌

生白附子一般外用。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口眼斜,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制白附子毒性降低,消除了麻舌感,增强了祛风痰的功效。多用于偏头痛,痰湿头痛,咳嗽痰多。宜炮制后用,3-6g。

【炮制方法】

制白附子 

取净白附子,大小分开,用清水浸泡,每天换水2-3次,数天后起沫,换水后加白矾(每100kg白附子,白矾2kg),泡一天后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另取白矾及生姜片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煮至内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干,切厚片,干燥。

100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12.5kg

【炮制成品】

制白附子


1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

2外表面淡棕色,切面黄色

3角质呈半透明状

4味淡,微有麻舌感

        历代本草记载还有一种——关白附(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的块根),两种白附子均能祛风痰解痉,但禹白附毒性较小,又能解毒散结,现在已做为白附子的正品广泛应用;而关白附的毒性大,功效偏于散寒止痛,现已较少应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中药材天地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CrataegiFructus《药物集成•药材及提取物》分册收载YC001684山楂【其他名称】赤爪实、赤爪子、赤枣子、东查、海红、猴楂、茅楂、山查、酸查、山梨、山里果、山梨果、山里红、山里红果...

1阿胶药材以乌黑、光亮、断面紫红色、质脆、味甘、无腥气者为佳2阿魏药材以块状、蒜气强烈、断面乳白或稍带微红色、无杂质者为佳3矮地茶药材以茎色红棕、叶色绿者为佳4艾叶药材以叶背面灰白色、绒毛多、香...

在中药的发展中,人们很巧妙的在生活利用中药的气味,比如厨房内的胡椒,草果,肉桂,大葱,大蒜,生姜,高良姜,干姜,丁香,小茴香等,让食物变得更美味;中药香囊里放苍术、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

硫磺熏蒸是中药材的一种加工、养护方法,已经应用了1个多世纪。这种方法要求硫磺用量少,在梅雨季节使用,且熏蒸后隔一段时间再上市销售。现在普遍存在过度使用的现象。【目的】①防腐硫磺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

硫磺熏蒸是中药材的一种加工、养护方法,已经应用了1个多世纪。这种方法要求硫磺用量少,在梅雨季节使用,且熏蒸后隔一段时间再上市销售。现在普遍存在过度使用的现象。【目的】①防腐硫磺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