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药市盘点(第六十七期)

2011-04-12 13:46 作者: 杨燕 3874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第一部分 一周总述


本期关键词:抗生素危机、退市风险、扫“磺”行动

    本期市场运行稳健,上升势头较上期有所提速,价格波动品种也相对增加。综合200指数由上周2704.09点上涨至2734.95点,周环比上涨1.14%。在受监控的各规格品种中,价格有变动的品种有58,其中升价品种36个,降价品种22个。在升价品种中,白前升幅51%,朱砂升幅34%,皂刺升幅25%,辽细辛升幅22%,黑胡椒升幅21%,浙贝母升幅20%,红参升幅17%,升幅排名靠前;在降价品种中,冬瓜子、冬瓜皮、蓖麻子、菟丝子、海金沙、甘松、五加皮等降幅在10%-20%,降幅排名靠前。

关键词解析:

    1.抗生素危机  新型可致人死亡的超级病菌蔓延全球,引人关注的并不在于其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抗生素的抵抗力,面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束手无策。而在我国,“耐药宝宝”频频出现,广州一名新生儿面对7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触目的现象是我国的抗生素一半用于临床,一半用于畜牧养殖业;感冒发烧吃头孢,拉肚子吃阿莫西林……“绿色用药”的新思维,将是未来的话题,绿色中药极可能彰显潜力。

    2.退市风险  从4月份起,中国中药面临着在欧盟全面退市的风险。2004年欧盟通过了欧洲《传统草药产品法案》,并要求从2011年4月起所有未经登记注册的传统草药制品都要撤出欧盟市场。但因申请注册费用高昂,也无在欧盟内销售15年以上的证明,直至近日,没有一家中国中药企业完成注册。目前中国商务部下属的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正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希望欧盟能将建议注册过渡期延长至2019年。中药是我国的“瑰宝”,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中药产业国际化。

    3.扫“磺”行动  近日,陇西县相关部门针对陇西中药材生产加工过程中部分药农和经销商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行为,展开了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检查药品生产企业17家,批发企业12家,仓储户5家,中药材加工户34户,涉药单位28家,监督销毁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1.5吨。此次专项整治势必对中药材生产加工环节的规范化产生警示作用。但更值得深思的是,面对中药行业加工、流通环节诸多传统的“潜规则”,如此无科学的量化标准的查处方式,真能治标治本吗?

 

第二部分 热点分析


本期我们选择以下品种进行点评:

    ●胖大海 虽产新已有一段时间,但口岸依然不见来货,行情继续攀升,市场要价80-85元,因价升过猛抑制大货走动,后市行情仍多商看好。

    后市点评:有消息称胖大海今年坐果率低导致减产,商家惜售。另外从历史价位看,胖大海在2010年从270元高位跌落至65-75元,几乎是胖大海在2009年7月牛市行情初期的水平,有补涨的需求,若持续无口岸新货,其价格将保持坚挺。

    ●红参 红参近期产区货源走畅,目前市场小抄170元左右,64支货190-200元,20支货230-240元,关注商较多。

    后市点评:目前红参产区野生资源货少,产地库存薄弱,使得有东北产区商户回返市场购货,反过来拉动市场行情进一步升华,也造成货源倒流的现象。人参生长年限长,后市行情短期仍看好,但目前红参价格急速攀升,有不稳因素,期间有所震荡在所难免。

    ●浙贝母 浙贝母产地购货商增多,行情接连上升,产地统货价格升至63元左右,再涨3元。市场行情依然稳定在65元,人气聚集,走动明显加快。

    后市点评:本期浙贝母价格由54元连涨两次至65元,无实质消息面支撑。浙贝母临近产新,据产地反映今年长势不佳,多商囤积带动了行情。由人气看,浙贝母短期仍应呈现升势,但该品种库存仍丰,若后市持货商出现判断分歧,则震荡的可能性大。

    ●夏枯球 本期夏枯球市场购货商增多,走动畅快,市场家种散包17元左右、机压包16元左右,野生14-15元,近5日关注度居高不下。另外贵州产区近期有商不断购进,走动加快。

    后市点评:去年河南确山产区有所扩种,但受旱情影响,长势较差;亳州产区受灾,库存薄弱;湖北为野生,但去年农民采收不积极,库存也较弱。时下正值用季又新陈不接故而受到关注,行情反弹。预计该品种短期受人气推动仍呈升势,其后受产新压力,走势将呈现胶着。

    ●黄精 黄精近几日走动加快,人气再次高升,行情一周内攀升2.5元,目前市场货源大多不足干,库存不丰,统货售价31-32元。黄精目前市场货少,市场经营商积极奔赴产区组织货源。

    后市点评:黄精野生资源逐年减少,近年都需从越南、老挝大量进口。目前虽有价高刺激但产区库存也显薄弱,陈货基本走空。自开市以来约两个月时间黄精涨幅达20%以上,介于长势恐抑制走动,有进入横盘调整的需求,再蓄势待发。  

第三部分 后市观察

本期4月6日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对抗当前不断增大的通胀压力,而药市似乎也未受影响,依旧保持温火的上扬态势,本期香料类品种和感冒类品种涨势突出。药市中资金流向转入前期走势平缓涨幅不大的品种,如胖大海、浙贝母等,这些品种往往有补涨的需求。另外,据天气预报显示前期的冷空气影响基本结束,未来三天,北方地区晴朗为主,气温快速回升;南方地区以阴雨天气为主。至此,天气因素对山茱萸(山萸肉)的影响也趋于明朗。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半年走势令人困惑,进入下半年后,7月份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从各市场反馈来看,传统淡季效应持续发酵,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市场整体氛围低迷。今年多个品种...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

进入7月,销售淡季仍在延续,并由于天气炎热和高温等因素,市场里还是如此冷清,同时在终端需求不旺愈发明显,我们看到了中药材持续走低的销量和品种继续呈现涨少跌多或低迷的景象。上图为:亳州市场样品行进...

六月的南方已是夏日炎炎,但酷热的天气也掩盖不了当前药市的瑟瑟寒冬,淡季之下,货源销势迟缓、价格升少降多的局面仍在延续,不少品种行情一跌再跌,即便是跌到了农户的农本价也无法形成支撑的局面,对于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