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药市盘点(第八十一期)

2011-07-25 16:41 作者: 杨燕 38932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第一部分 一周总述


    
    本期综合200指数由上周2883.0点跌至2843.29点,周环比下跌1.38%。滋补40指数大跌2.3%,其它按用途分类指数变动幅度均在1%以内,相对平稳。
 
    本期价格变动品种大幅增多,价格回调是主题。在受监控的各规格品种中,价格有变动的品种共计76个,其中升价品种23个,降价品种53个。在升价品种中,朱砂升幅21%,甘草升幅8%,山栀子升幅6%,香附升幅4%,升幅排名靠前。在降价品种中,佛手降幅19%,白术降幅18%,党参降幅11%,麦冬降幅7%,降幅排名靠前。另外,夏枯球观点分歧,野生涨0.5元,而家种小幅回落。

本期关键词:两只手调控、药市牛尾巴 

    1.两只手调控 从“贵族化”证明价值,再到“去贵族化”实现普及,这应是中药发展的合理逻辑。我们常把市场经济比作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在调节体现价值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坚持市场化的路子无可厚非,然而却给中药价格暴涨暴跌提供了温床,凸显了中药“自生自灭”的尴尬。其实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调控应该是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不到必要时刻也应该“把手缩起来”,不妄加干预,让市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市场自由调控总有失灵的时候,“游资”更是放大了杠杆,政府调控自然到了该出手的时候。如何将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有机联合起来,通力合作,让行业打通环节,平稳过渡,避免“硬着陆”,将是更深入的课题。 

    2.药市牛尾巴 本期药市交易冷清,价格指数也继续下探,长达两年的牛市也有了收尾的迹象。与以往周期性的回落不同的是,此次药市的在淡季自然的回调中,掺杂着政策的介入等宏观环境因素:各地药监局的专项整治,发改委重拳出击,央视等新闻媒体对“康美事件”的曝光,三剑齐发,党参、三七在本期应声而落。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们对后市看低的预期。利用经济学的观点,预期调节供需成交的平衡点,也就控制着“均衡价格”,一旦看低成为普遍的预期,牛市收尾就难以逆转了。总感觉GDP涨了,本是创收,但物价跟着涨,生活却更累了。药市也一样,歇一歇,不用老绷着涨价的神经。

第二部分 热点分析

 
本期我们选择以下品种进行点评:$pager$ 
    ●白术 白术走动迟缓,行情萎靡,目前集镇市场一般统货售价28元左右,质量差点的货售价23-25元不等。 

    后市点评:今年白术在地植株长势良好,丰产在望,目前市场白术跌势不止。扩种、产新临近、库存较多迫使持货商更是积极抛售,但似乎越想出货走动越缓慢,仍处跌势之中。 

    ●甘草 甘草行情坚挺,本期行情关注商增多。目前市场甘肃统货饮片市价19-20元,新疆与内蒙毛草个子售价12-13元。 

    后市点评:在淡季期间,甘草以稳重的涨势赢得关注,行情询问商渐多,市场多商认为甘草后市仍向好。但甘草在淡季期间大幅拉升也不现实,后市更多需要的是等待。 

    ●麦冬 麦冬受淡季和政策面影响,行情小幅回调,目前市场川麦冬统货价格在130-140之间,湖北麦冬售价在125元左右。 

    后市点评:据了解,麦冬在高价刺激下湖北野生资源出货量增加,而野生品价格较低,受到用药单位青睐,麦冬价格因此也受到冲击。麦冬几经倒手成本推高,后市应有所回落但幅度不会太大。 

    ●佛手 广佛手进入产新中期,行情下滑,目前市场广佛手统货价格120元左右;川佛手临近产新,行情亦有回落,市场售价110元左右。 

    后市点评:佛手前期人为迅速拉升但缺乏实际支撑,目前产新和淡季走销不畅双重压力下,价位加速回调,随产新的深入,有较大可能继续回调到百元左右。 

    ●川芎 川芎前几日行情小幅反弹后转稳,现产地炕货售价23.5-24元,市场走动不快,售价25-26元。 

    后市点评:川芎因农民惜售而出现小幅反弹,但市场走动依然不快,缺乏实际消耗。川芎从30元左右降至25元附近,行情显疲软,从走势看,川芎更适合于短线。预计后市将在25元附近震荡。


第三部分 后市观察

本期综合200指数大跌1个百分点,大盘加速下滑。滋补类品种无一上涨,其中白术、党参、黄芪、三七等权重品种大幅度回落,更是引发滋补指数暴跌,综指也因此受到拖累。国家发改委连连出招,极大的削弱了持货商对后市的信心和预期,纷纷开始抛售货源,希望变现为上。在各方高压及低迷预期下,后市需采用更为稳妥保守的策略。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半年走势令人困惑,进入下半年后,7月份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从各市场反馈来看,传统淡季效应持续发酵,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市场整体氛围低迷。今年多个品种...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

进入7月,销售淡季仍在延续,并由于天气炎热和高温等因素,市场里还是如此冷清,同时在终端需求不旺愈发明显,我们看到了中药材持续走低的销量和品种继续呈现涨少跌多或低迷的景象。上图为:亳州市场样品行进...

六月的南方已是夏日炎炎,但酷热的天气也掩盖不了当前药市的瑟瑟寒冬,淡季之下,货源销势迟缓、价格升少降多的局面仍在延续,不少品种行情一跌再跌,即便是跌到了农户的农本价也无法形成支撑的局面,对于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