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药市盘点(第一百一十期)

2012-03-27 09:40 作者: 杨燕 38244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第一部分 一周总述

     本期综合200指数由上周2303.63点跌至2302.52点,周环比下跌0.05%。在分类板块中,感冒40指数上涨0.78%,其余分类指数均在0.5%以内幅度的微幅下跌,表明市场整体运行平稳。

本期关键词:信息与交易、提防假药
 
    1.信息与交易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存在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价格起伏过大等问题,业内人士表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目前中药材交易方式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据称,商务部已着手中药材流通领域的网上统计数据和市场流通情况分析工作,相关的中药品种包括人参、三七、金银花、党参等30种大宗交易品种在内。此举或将部分缓解目前的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甚至为中药材网上交易打下基础,从信息和交易入手解决目前中药材市场流通问题,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目前中药材网上对接只局限于信息服务方面,网上交易仍面临两个未能解决的难题,一个是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因为中药材兼有药品和农副产品两种属性,没有很明确的网上交易相关的法规予以监管;另一个,是目前中药材缺乏明确的流通标准,这使得交易双方容易产生纠纷。如果这两个问题没办法得到有效解决,中药材的网上交易基本无从谈起。 

    2.提防假药 笔者前日去中医附院附近的杏林春堂看病抓药,发现药房内人山人海,挂号的、缴费的、等待就医的、排队抓药的,好生景气。笔者等抓药竟等了2个小时,询问能否代为煎药,竟要排到次日早上,再询问附近药房,也是如此,不禁感慨信中医看中医的人越来越多。这也使得中药材用量增长了不少,药材供应压力增大,药材造假问题也出现了。据有关人士调查:正常的山药体型很长,表面有毛,剖开果肉不会很白,但商家为了药材好看、增加分量,就采取造假手段,用药将山药熏白,造假后,山药分量也增加。川附子,有的厂家为了增加附子重量,用大量胆巴(即俗称卤水)来炮制,一斤原材料附子经过炮制,可变成两斤。还有用艳山姜假冒砂仁,假砂仁容易被药师识别无法混进药店,而砂仁作为香料的用量大于药用量,不同的市场需求使得出现假砂仁价格甚至高于真砂仁的怪现象。在中医盛世前更要提防假药毁了中医啊。

  第二部分 热点分析

    本期我们选择以下品种进行点评: 

    ●浙贝母 浙贝母仍为市场亮点,本期浙江磐安市场统货价格升至96元左右,成交火热;亳州市场行情基本与产地持平,且走动不如产地,持货商信心较足,关注商不断增多。 

    后市点评:浙贝母自去年以来行情一直较好,即使稍有回落,也在75元左右的高价位盘旋。近期行情借产地连绵的阴雨天气再次点燃,持续的高价行情让药农也信心十足,在一定程度惜售货源。据调查,产地确有死苗现象,只是浙贝母尚有库存且产新在即,后市充满变数,务须提防骤然出现的拐点。 

    ●川芎 川芎因下滑幅度较大,市场部分商家开始关注,但真正入手者仍然很少,目前亳州市场川芎12.5-12.8元,奶芎10.2-10.5元。该品奶芎采挖已基本结束。 

    后市点评:近期川芎跌幅较大,一方面会使得今年川芎的种植面积在一定程度得到制约,另一方面也引来意图抄底的商家的关注,多是预期在产地价格到8.5元左右再入手。市场上大部分观点是川芎后市仍有下行趋势,但短期行情波动不会太大,川芎行情进一步明朗需等到今年夏季苓种下山之时。 

    ●延胡索 延胡索(元胡)离产新不远,商家多停止购货持观望态度,从而导致货源走缓,行情止升转稳。目前产区汉中货45元左右,市场统货售价46.5-47元,优质货要价48.5-49元。 

    后市点评:延胡索(元胡)去年价高,在地面积增长幅度较大,幸在该品种年用量5000吨上下,去年汉中产量3000吨左右,加上库存量和其它小产区产量,尚算供需平衡使得近期延胡索(元胡)行情在产新前价格坚挺。近期成交量较小,预计后市能保持平稳,小幅波动。 

    ●郁金 郁金产地广西近阶段持续阴雨天气,统货成交价在14.5-15元。亳州市场短期内涨幅较大,走动稍有减缓态势,现市场统个要价16-17元,后市多商关注。 

    后市点评:郁金正值下种季节,因种子有限,扩种并不明显。该品种近期走势顺畅,库存得到有力消化。从近三年的历史价格来看,郁金在20元左右对生产积极性就有一定刺激,预计后市能有小幅上升空间,若升幅过大,必然会出现急速回落。

 第三部分 后市观察

    本期市场走动平稳,价稳,但成交量稍显偏弱。除名声大噪的浙贝母外,热点品种乏善可陈。油价上涨风波让物价上涨的预期又有所抬头。那么我们能否推断在药材生产部分恢复的初期,受物价整体水平的升高影响,药市行情仍能守住高位?至少综指200的点位能说明一部分问题。个人之见,今年产新期依旧是药市行情的分水岭,而热点品种的大战在产新前已然打响并一决胜负。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半年走势令人困惑,进入下半年后,7月份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从各市场反馈来看,传统淡季效应持续发酵,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市场整体氛围低迷。今年多个品种...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

进入7月,销售淡季仍在延续,并由于天气炎热和高温等因素,市场里还是如此冷清,同时在终端需求不旺愈发明显,我们看到了中药材持续走低的销量和品种继续呈现涨少跌多或低迷的景象。上图为:亳州市场样品行进...

六月的南方已是夏日炎炎,但酷热的天气也掩盖不了当前药市的瑟瑟寒冬,淡季之下,货源销势迟缓、价格升少降多的局面仍在延续,不少品种行情一跌再跌,即便是跌到了农户的农本价也无法形成支撑的局面,对于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