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新疆地产中药材盘点(第二十五期)

2014-10-09 11:41 作者: 丁钦洋 39042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本期该地货源走动以平稳为主,根据具体货源走动情况归纳如下:

  一、新疆中药材产业一周热点

  (2014.09.20-2014.10.8)本期关键词:新疆伊犁州直中药材产业渐成气候

  今年,州直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增长,总面积达25万亩,与上年23万亩相比增长9%左右,预计产值7亿元,带动种植户增加收入5亿元。与之相关的加工业、品牌、营销亦同时起步,并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这表明,州直中药材种植已从过去零星的小家小户种植开始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

  伊犁河谷地理环境独特,气候丰富多样,分布的野生植物药材近千种,是新疆中药材资源宝库。为利用这些资源,多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栽培技术的成熟,州直人工培育和引进了一批中药材品种,并且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增之势。像当地的野生贝母,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人工培育,经过40多年的繁育,种植面积由本世纪初的6000余亩扩大到现在的2.6万亩,种植区域也从巩留县扩至霍城县、尼勒克县、昭苏县等,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可达3亿元以上。巩留县库尔德宁镇阿拉尔村因贝母种植历史长、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目前已成为州直“贝母第一村”。前些年因贝母价高走俏,许多种植大户一夜致富,甚至还造就了收入上百万元的大户。同时,随着中药材行情的看好,红花、薰衣草、黄芪、甘草、板蓝根、柴胡等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其中,红花种植面积已由5年前的10万余亩增加到现在的15万亩,从外地引进的薰衣草地方种植面积增至1.8万亩。黄芪、甘草、板蓝根近几年也纷纷落户各县市,昭苏县规划的以栽培黄芪、党参为主的千亩中药材基地已成形,当归、柴胡、藁本的种植已延至夏塔、察汗乌苏乡等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试种的300亩罗马甘菊已获成功。万寿菊、胆南星等中药材也开始落户伊犁河谷,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药材——玛咖也在昭苏县试种成功。

  随着中药材种植规模的扩大、产量的提升,州直中药材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中药材加工业开始起步。巩留县库尔德宁镇阿拉尔村贝母种植户为提高贝母知名度,不仅对贝母进行了地理标志登记,还成立了贝母种植协会,申请注册了“天山伊贝”商标,目前,库尔德宁镇已成为全州最大的贝母种植、销售集散地。察布查尔县通过订单式收购,加工红花籽延长了红花产业链。去年,由察布查尔县沁园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加工的一级红花籽油曾在第四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上获得了金奖。而薰衣草产业经过政府的扶持推动,不仅给伊犁旅游业增光添彩,而且生产的薰衣草精油、香皂、香枕等系列产品远销疆内外,成为伊犁河谷一大特色产品。巩留县为提高中药材精深加工水平,已着手引进一家投资3500万元的甘草贝母生物提取加工企业,这家企业一旦建成,将极大地推动伊犁中药材产业化进程。

  二、品种点评

  罗布麻叶:近期货源走动缓慢,前来产地购货的商家少,库存货源不丰,目前当地优质统货售价12元,较上月同期略有下滑。据悉当地7月产新早期产嫩茶为主,到8月下旬产老茶多些。货源往常多销往亳州、安国、玉林市场居多。9月初至今,当地累计销量月60吨。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半年走势令人困惑,进入下半年后,7月份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从各市场反馈来看,传统淡季效应持续发酵,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市场整体氛围低迷。今年多个品种...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

进入7月,销售淡季仍在延续,并由于天气炎热和高温等因素,市场里还是如此冷清,同时在终端需求不旺愈发明显,我们看到了中药材持续走低的销量和品种继续呈现涨少跌多或低迷的景象。上图为:亳州市场样品行进...

六月的南方已是夏日炎炎,但酷热的天气也掩盖不了当前药市的瑟瑟寒冬,淡季之下,货源销势迟缓、价格升少降多的局面仍在延续,不少品种行情一跌再跌,即便是跌到了农户的农本价也无法形成支撑的局面,对于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