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江苏省地产中药材盘点(第三十三期)

2015-02-26 16:48 作者: 丁钦洋 4233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本周(2015.01.31-2015.02.11),江苏省各中药材品种价格略有变动,但由于春节临近货源交易迟缓,本省具体情况如下:

  一、江苏省中药材产业一周热点

  本期关键词:中药成“毒药”,拯救中药行业监管是“重头戏”

  中药材屡屡被曝出安全问题,让整个中药行业“很受伤”。在国家食药监总局最新发布的通知中,点名河南禹州、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五大中药材专业市场存在以次充好、染色增重、掺假使假等问题。而对这些屡禁不止的违法行为,业内人士认为,治乱应用重典,现在的监管处罚力度依旧太轻。

  这几天药材行业市场闹得沸沸扬扬的以次充好、染色增重、掺假使假等问题,怵目惊心,无比震惊。一个关乎百姓生命安全的行业却也不安全,一个救死扶伤的行业却有可能变成了人类的“间接杀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和反思。中药成“毒药”,假药普遍,不但给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隐患,而且对中医中药的长远发展无异于饮鸩止渴,构成很大的破坏。中药材市场混乱,与相关部门监管的失效有着必然的关联,这么多掺杂使假的中药材市场何以堂而皇之地经营着?又为何有那么多的掺杂使假的中药材充斥市场?是谁生产的,如何进入市场的?无疑,监管部门监管不力难辞其咎。

  对这些屡禁不止的违法行为,治乱应用重典,应该加大监管处罚力度。首先,对于中药材质量问题频出,国家食药监总局以及各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要采取飞行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好能够多部门协同出击,对商户形成更大威慑力。要针对容易发生以次充好、染色增重、掺杂使假的中药材品种加大抽验频次,提高抽验的针对性。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立即查处,必要的时候用法律的武器给予制裁,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其次,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信息公开和曝光力度,检查的结果、检验的结论、查处的意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同时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畅通举报制度,对于威胁百姓身心健康的行为采取绝不姑息的态度。

  总之,要想还中药行业以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监管是“重头戏”。因此,需要各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也要充分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只有多管齐下,才能避免出现中药变“毒药”的安全隐患。

  二、品种点评

  半边莲: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半边莲近期行情升温,致电产地寻货药商人数相对前期增多,货源走动加快,但本地存货不丰,持货商要价坚挺,目前统货售价17.5元左右。

  旋覆花: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旋覆花近期行情平稳,有市场药商致电产地寻货,但产地货源不丰,部分持货商惜售,货源走动迟缓,本地尚有库存待售,目前旋覆花统货售价10-11元左右。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半年走势令人困惑,进入下半年后,7月份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从各市场反馈来看,传统淡季效应持续发酵,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市场整体氛围低迷。今年多个品种...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

进入7月,销售淡季仍在延续,并由于天气炎热和高温等因素,市场里还是如此冷清,同时在终端需求不旺愈发明显,我们看到了中药材持续走低的销量和品种继续呈现涨少跌多或低迷的景象。上图为:亳州市场样品行进...

六月的南方已是夏日炎炎,但酷热的天气也掩盖不了当前药市的瑟瑟寒冬,淡季之下,货源销势迟缓、价格升少降多的局面仍在延续,不少品种行情一跌再跌,即便是跌到了农户的农本价也无法形成支撑的局面,对于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