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河北安国:7200余亩祁沙参喜丰收

2024-09-29 10:37 作者: 中国新闻网 1780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中新网河北新闻9月26日电 (徐巧明 贾宗霖)采挖、分拣、清洗、去皮、晾晒……9月24日,河北省安国市西城镇西王奇村700余亩祁沙参迎来丰收。
 
1
村民采收祁沙参。 李萌 摄
 
       据安国市西王奇村党支部书记刘鹤介绍,该村种植祁沙参已有70多年历史,种植面积700余亩,年产量1000吨左右。为促进村民增收致富,该村成立了祁沙参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目前已形成祁沙参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2
祁沙参去皮。 李萌 摄
 
       祁沙参,又名珊瑚菜,是安国市“八大祁药”之一,具有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等功效。在安国市西城镇、郑章镇、明官店乡,村民广泛种植祁沙参,种植面积达7200余亩。
 
3
祁沙参晾晒。 李萌 摄
 
       安国古称“祁州”,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近年来,该市大力发展“八大祁药”道地中药材种植,通过政策扶持和科技引领,提升中药材品质和产量;注重中药材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断深入挖掘“八大祁药”的药用潜力和市场价值,实施品牌建设工程,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目前,该市道地中药材祁紫菀、祁菊花、祁山药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完)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