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文山三七产业三产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2025-05-30 10:00 作者: 中国日报网 4300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原标题:文山三七产业三产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三七,作为云南省文山州最鲜明的特色名片,承载着这座城市的产业雄心与发展密码。文山州将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通过政策护航、资金注入,构建起集标准化种植、原产地交易、精深加工、科技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2024年,全州中药材在地面积达245.24万亩,稳居云南省首位,实现综合总产值413.17亿元,同比增长17.54%,带动3万余人稳定就业、200万人次临时用工,助农增收19亿元。

 

  筑牢根基:道地种植引领产业升级

  文山州深耕三七种植领域,构建起全国领先的标准化种植体系,无论是基地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原料品质,均位居行业榜首。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建成6个总面积1451亩的三七GAP基地,开辟林下种植4000亩、仿野生示范500亩,巩固全国最大三七原料供应基地地位,为1200余家中成药企业稳定“输血”。目前,全州集聚56家种植公司、35家专业合作社及超2500户种植户,2024年三七农业产值达21.46亿元,带动7000余人长期就业,临时用工超220万人次,助农增收4亿元。

 

  精深加工:龙头集聚激活产业动能

  文山州以“绿色安全、创新提质”为导向,推动三七加工产业迈向高端化。文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三七产业园区)作为核心载体,吸引云白药七花、天士力、七丹药业等龙头企业入驻,形成全国百强产业集群。园区完善配套、精准招商,打造集生产、物流、研发于一体的产业生态。2024年,全州57家中药材加工企业中,16家规上企业年加工三七超6000吨,吸纳固定员工2800余人,临时用工20万人次,发放薪酬及劳务收入近4000万元。

 

  品牌赋能:市场辐射提升产业价值

  文山州将“文山三七”品牌建设作为核心战略,依托地理标志、质量标准和驰名商标“三标”联动,规范品牌使用,提升产品溢价。通过举办三七节、健康文化周等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云南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作为全国最大集散地,承担着90%以上三七原料的流通使命,汇聚1000余家流通商户。“文山三七”品牌价值达90.8亿元,位列云南省地理标志产品前三,并在全球99个国家注册。线上4146家网店与线下实体协同发力,带动2.6万人投身商贸,市场日均提供3000个临时岗位,年助农增收15亿元。

 

  产旅融合:多元业态拓展产业边界

  文山州创新“中医药+康养+旅游”模式,深挖三七等药食同源资源与民族医药特色,培育郑保医院、苗心康非遗馆等医养机构,开发54个三七药品、20个保健品。打造天士力现代中药产业园、七丹历史文化展馆等工业旅游景点,以及8个以三七、石斛为主题的3A级旅游景区,并建设七都古镇彰显“三七之都”文化魅力。2024年,文山三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1.068亿元中央资金支持,从能力提升、品牌打造等五大维度,加速推动三产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李映青)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见习记者郑芸芸)近日,“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定西渭源,渭源因渭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这片镶嵌在北纬35°中药材黄...

近日,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新天林场道地药材基地,职工们正忙着采摘金莲花。“程英是我们场种植金莲花的带头人。今年开春,她把自己繁育的7万多株优质金莲花秧苗平价提供给了场里职工,并手把手...

夏日的乌蒙山深处,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的山间坝子生机盎然。连片的当归、党参田垄间,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施肥,空气中弥漫的药香里,藏着乡亲们的增收希望。“去年种60亩赚了不少,今年直接扩种到200多亩。...

央广网吉木萨尔8月7日消息(记者郭璁悦通讯员杨天文吴欣昊)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几年,新疆吉木萨尔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种植以甘草、贝母、药...

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龙山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供图龙山县召市镇三堡村村民在采摘金银花。曾祥辉摄核心阅读地处群山之中的湖南龙山县,种植黄柏、百合等中药材,修复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在科技的助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