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西畴:村播“连”市场 供销社“活”资源 文旅融合助农增收超百万

2025-08-08 13:37 作者: 云南网 286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一根网线连通山货与市场,一座复古供销社唤醒记忆与商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兴街镇东升村创新“村播学院+焕新供销社”双轮驱动模式,将直播电商、红色旅游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蹚出了一条“小屏幕带火大产业、老供销焕发新生机”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助农增收已超百万元。

 

  “家人们看过来!老乡现挖的小黄姜,个头饱满、新鲜爽脆!”每天清晨,东升村“西品出山”村播学院的直播间准时热闹起来。作为村里重点打造的电商核心平台,村播学院通过系统培训孵化本土主播,组建起3支稳定运营的直播团队。自去年开播以来,累计直播超600场次,带着香米、辣椒、八角等山货“闯”市场,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直接让村民增收100万余元。“家里种的草果、辣椒吃不完,拿来村播学院随时能卖,价钱也合适,多了份收入。”村民田兴发笑着说。负责人李志壮介绍,团队从选品、物流到售后全程把关,30余种农特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手中。

 

  直播间里热火朝天,村口的复古供销社同样人气旺盛。这座洋溢着六七十年代风情的东升供销社,木质货架、老式算盘与怀旧标语相映成趣,却藏着百余种本地及省内农特产品,成了游客“一站式”购山货的打卡点。作为全省首个“社村联营”示范点,供销社通过“供销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供销超市”模式,既服务村民日常所需,又依托文旅消费带动农特产品销售,与相邻的公社大食堂组成怀旧体验区,结合抢工分、研学等活动,成了名副其实的“助农驿站”。

 

  红色基因与数字技术的碰撞,让产业动能更加强劲。作为“西畴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国家3A级景区,东升村培育出红色研学、露营基地等文旅新业态,为“双轮驱动”注入底气:村播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供销社畅通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二者协同互补,撑起“农民种得好、村播卖得火、群众共富裕”的新格局。

 

  “下一步我们要结合村播学院、供销超市、露营基地,用好红色资源争创4A级景区,让更多乡亲增收。”东升村党委书记骆瑞才信心满满。从直播间的吆喝声到供销社的老算盘,从红色研学的脚步声到快递包裹的运输声,东升村正以“文旅+村播+供销”的融合之力,描绘着“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新图景。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雷红梅 徐婉溶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中药材天地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见习记者郑芸芸)近日,“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定西渭源,渭源因渭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这片镶嵌在北纬35°中药材黄...

近日,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新天林场道地药材基地,职工们正忙着采摘金莲花。“程英是我们场种植金莲花的带头人。今年开春,她把自己繁育的7万多株优质金莲花秧苗平价提供给了场里职工,并手把手...

夏日的乌蒙山深处,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的山间坝子生机盎然。连片的当归、党参田垄间,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施肥,空气中弥漫的药香里,藏着乡亲们的增收希望。“去年种60亩赚了不少,今年直接扩种到200多亩。...

央广网吉木萨尔8月7日消息(记者郭璁悦通讯员杨天文吴欣昊)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几年,新疆吉木萨尔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种植以甘草、贝母、药...

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龙山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供图龙山县召市镇三堡村村民在采摘金银花。曾祥辉摄核心阅读地处群山之中的湖南龙山县,种植黄柏、百合等中药材,修复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在科技的助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