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祝县安远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向山旱地要效益”的部署要求,紧盯县上产业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大力推动高原夏菜、中药材为主的高效旱作农业提档升级,力促农业增产,群众增收。
晚秋时节,秋草已黄,安远镇千亩黄芪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的中药材迎来了丰收。一台台采挖机来回穿梭,工人们协同合作,将一根根黄芪分捡开来,等待装车运出,一幅田园丰收图景。
村民徐浩维在农闲时节就来种植基地务工,家门口的种植基地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天祝县安远镇安远村村民徐浩维:我自己种了十几亩小麦,十几亩绿麦,秋收以后就在家门口打个工,干点活。自从我们安远镇成立农业合作社以来,把我们安远村搞成中药材基地,我们农闲时候可以在家门口挣点钱。
安远镇立足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围绕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深化“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由合作社联合种植大户通过“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标准、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五统一”运行模式进行中药材种植,实现了示范基地中药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安远镇积极改进种植方式,全程推广中药材机械化生产作业,解决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系列难题,有效助力中药材产业降本增效,并强化技术培训,积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中药材配方肥、同步覆膜放苗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全力保证种植质量,推动全镇中药材绿色化标准化种植。
天祝县安远镇曦源合作社监事刘延文:今年我们合作社流转了2100亩地,今年黄芪的种植面积比较大,种了1400亩,其余的地我们种了藜麦、高原夏菜、油菜籽、牧草。今年雨水比较多,长势比较好,亩产比去年好,每亩地亩产有600公斤以上,今年的药材长得也大,比较好看。
据了解,安远镇以安远村、野狐湾村为重点,辐射带动直沟、南泥湾、大泉头、极乐等村,大力推广黄芪、当归等中药材种植。2024年,全镇种植黄芪、当归等中药材5000余亩,打造千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个。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带动,不断提升全镇中药材产业发展质量,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目前,中药材产业已稳稳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1+10+3”重点产业中的重要一员,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以及推动“3815”战略发展目标实施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然而作为中药材产业关键组成部...
阅读提示当前,一些中药材价格虚高,部分中药材药效差距大,患者难以辨别。记者采访了解到,中药材的价格受到药材产地、炮制方法、市场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而患者个体差异、中医师学术流派与经验、药材质...
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腹地的湖北竹溪县,山川纵横,地貌多样,光照雨水充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竹溪成为了著名的“秦归川连”主要产地之一,盛产黄连、黄柏、杜仲、葛根等十余种中草药,有着“中国黄连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