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9万吨、产值7亿元!禹州市中药材产业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活力

2024-11-05 16:39 作者: 精彩禹州 1022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禹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园区的河南华夏药材有限公司中药饮片成品高架库,琳琅满目的中药材产品便映入眼帘。

 

  “我们的仓储面积有13415平方米,设有高架库、阴凉库、冷库、中药饮片库、中药材库五大库区,目前储存有2000 余种规格的中药材产品共600余种,配送高峰期每天吞吐量达到200 吨左右,客户遍布全国各地。”据该公司负责人赵军强介绍,公司依托禹州作为“四大药都”之一的资源优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与销售、大健康产品科研与生产等业务板块。此外,公司还与德济医药共同组建“河南省夏禹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有力助推了河南省中药产业检测领域发展。

 

  全产业链发展的河南华夏药材有限公司是禹州市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把医药健康产业作为三大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坚持“抓中间、带两头”的发展思路,通过培育壮大中医药制造产业,有效带动中药材种植加工和市场流通等环节共同发展。
  “今年的丹参长势特别好,亩产2吨不成问题。”在该市范坡镇姚召寺村丹参种植基地,广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宏彬告诉记者,市里帮忙联系了省农科院的专家,经常来帮助指导。
  据了解,杨宏彬种植中药材已有六、七个年头了,从最初的几十亩,到现在的上千亩,规模越来越大,切切实实尝到了中药材种植的甜头。他说,今年自己又流转了几百亩土地,明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种植中药材不仅让杨宏彬的腰包鼓了起来,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从栽种、管理到收获、分拣,中药材种植需要大量人力,附近很多村民都在合作社找到了务工的机会,仅日常管护,每天就需要七八十人,用工量大的时候,每天需要二百多人工。
  通过积极探索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径,禹州中医药产业特色逐步凸显,经济规模持续壮大。
  目前,该市拥有药材种植品种50余种,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拥有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180余家,规模化种植基地96个,年产中药材9万吨,年产值7亿元。拥有涵盖中药材初加工、饮片生产、中成药制药、生物制药、中药保健品(调味品)、中兽药、药品销售等领域的中医药企业78家,可加工产品1000种以上。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规模达到400余亩,门店2000余间,经营中药材品种2000种以上,从业人员达2万人,年交易额近40亿元。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近日,永善县水竹乡塘坝村迎来了一项创新农业实践——竹林生态系统中天麻仿野生种植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家科技特派团竹产业组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专家团队共同实施,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当地特...

浙江日报讯(记者阮帅通讯员张峰)“一亩林地,两种收入!”近日,在嵊州市谷来镇丰田岭村,看到自家香榧林下种植的10亩芍药开出粉色花朵,村民丁英财喜上眉梢。作为“中国香榧之乡”,谷来镇有香榧林约5万...

近日,在铜陵市郊区铜山镇南泉村岩山组的林地里,药农们正忙着为林下种植的药材苗进行管护作业。他们头戴遮阳帽,身背喷雾器,穿梭于整齐排列的药苗间,细心喷洒,确保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放眼望去,绿意...

近年来,达川区立足气候环境条件和中药材资源优势,全力培育创建农业园区、种植基地,大力推广稻药轮作、粮药套种模式,探索多种经营模式,推动全区中药材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目前,达川区种植中药材6.5万亩...

宣恩县椿木营乡有着“药材之乡”的美誉。贝母作为该乡栽培历史最久、栽植面积最广、产值较高的优质农产品,正以全产业链布局,释放出强大的发展活力,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眼下,正值高山贝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