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泸州纳溪:林下种植中药材 拓宽群众增收路

2025-04-10 10:25 作者: 人民网四川频道 573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泸州市纳溪区现有森林面积110万亩,森林覆盖面积达57.2%。近年来,纳溪区带动群众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走出一条“绿林生金”的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子。

 

       4月8日,在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古楼村千亩林下种植基地,在漫山的竹林下,草珊瑚簇簇丛丛,长势喜人。

 

 

生长中的草珊瑚。高银松摄

 

       “古楼村的竹林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85%,经纳溪区林竹局工作人员勘测,古楼村的林地适合种植草珊瑚,我们果断将1000亩林地用于规模化种植药材。”古楼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大彬说,受地理位置影响,过去的古楼村生产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了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古楼村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发展林下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实现家门口增收。

 

       “草珊瑚是一种多年生长中草药,喜阴凉环境,种植方式独特,不需要砍伐竹林,也不用过多的养护,头年种,次年收,一次收割后保留根茎,次年还能继续生长,种植一次可采收15年以上。”王大彬说,古楼村通过“农户+村集体+企业”的订单化种植模式,由村集体公司向农户免费提供幼苗,草珊瑚果实成熟后,由村集体公司统一收购,出售给企业,保障了农户的收益。

 

       “在管护好林地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既保护林地生态环境,又拓宽了生态产业发展渠道。”纳溪区林竹局副局长程亮说,古楼村千亩林下种植基地的种植模式,是纳溪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当前,泸州市纳溪区正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围绕林下种植草珊瑚、黄精、茯苓和林下养殖等产业全面发力,实现在生态保护中谋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助力乡村振兴。(高银松、王春阳)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往昔荣光:区域药代与流通企业的黄金时代过去十多年,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与基层医药代表在中国医药市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县域市场靠他们打通;基层诊所、药店、医馆靠他们服务;药企靠他们实现产品铺货...

2025年6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医药文化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养殖专委会5家分会承办的“中药产业供应链融合大会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博览会暨2025北...

目前,中药材产业已稳稳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1+10+3”重点产业中的重要一员,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以及推动“3815”战略发展目标实施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然而作为中药材产业关键组成部...

阅读提示当前,一些中药材价格虚高,部分中药材药效差距大,患者难以辨别。记者采访了解到,中药材的价格受到药材产地、炮制方法、市场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而患者个体差异、中医师学术流派与经验、药材质...

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腹地的湖北竹溪县,山川纵横,地貌多样,光照雨水充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竹溪成为了著名的“秦归川连”主要产地之一,盛产黄连、黄柏、杜仲、葛根等十余种中草药,有着“中国黄连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