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中药材行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之三——中药材产地加工的困境与出路

2019-02-22 17:31 作者: 刘红卫 39302浏览 3评论 1 0 举报

     《中药材行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系列文章之一《中药材专业市场正在加速衰落》2月18日发表,系列文章之二《中药材生产种植需规范提速》2月20日发表,阅读点击量合计3万以上,在文章后留言的有40多位专家同仁,由此可以看出药界同仁对中药材行业的厚爱与关注。今天与大家共同探讨的是中药产地加工方面的问题:中药材产地加工的困境与出路


      中药材加工是对药材的系统性技术处理。按照加工的目的和加工的流程的不同,依次可分为中药材产地加工(成品是中药材)、中药材炮制加工(成品是中药饮片)、中药材深加工(成品是中成药)三个部分。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指出:中药材采收和产地加工是影响中药材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的关键环节。但现实中的产地加工,却是中药材产业链条中的最薄弱的环节与瓶颈、其处境十分尴尬,并且严重制约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图1、笔者与房会长、沈会长、王会长等领导在云南瑞丽重楼基地考察


     一、概述

     中药材产地加工,又称为“产地初加工”,是中药材加工的基础阶段。


     1、产地加工的意义

     因中草药采收后,绝大多数尚呈鲜品,药材内部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亦随之分解散失,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除少数要求鲜用或保持原状外,大部分药材会在产地进行初加工。因此,按照一定或特殊的加工工艺、将药材在产地进行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加工后的药材,既能保证药材质量,同时可以防止霉烂腐败,也便于贮藏和运输。另外,在初加工时按照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和其他技术处理,有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和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所以说产地加工是药材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中药材产业链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产地加工的目的

     目的有:去除非药用部位和杂质;分离不同药用部位;改变药材质地;杀酶保苷;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产生新的活性成分;分成不同规格等级的干燥药材利于贮藏和运输等等。经过产地加工的中药材一般应达到形体完整、含水量适度、色泽好、香气散失少、不改变味道及不破坏有效成分等要求。


     3、产地加工的方法

     根据中药材的性质和储运销售的要求,对中药材进行的产地加工方法有:清洗除杂、刮皮抽心、趁鲜切制、日晒烘干、分级划等、分类包装等,所得成品为中药材。


     二、现状与问题

     国家药监局对产地初加工的定义是指:中药材药用部分采收后,经过拣选、清洗、切制或修整等适宜的加工。在《中国药典》中明确了64种允许产地初加工品种目录,否则就是违法生产饮片。该规定对初加工标准界定比较模糊,还有地方概念有待进一步厘清,不少问题有待破解,让其更加符合中药行业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


 

图2、笔者2017年8月2日在京津冀首届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上作报告


     1、产地加工历史悠久但基础薄弱

     从历史传承看,中药材特别是道地药材的产地初加工,历史文化极为悠久。笔者走过全国30个省的道地药材产地,见过太多的产地加工,真的不敢面对。缺少一定程度上的门槛,造成产地加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如规模小设备单一、没技术胡乱加工、卫生差条件简陋、标准缺失等情况。


 

图3、笔者在某产地见到的简陋加工情况


     2、农副产品的定位尴尬

     大部分中药材是农副产品,目前国家针对产地加工的文件较少、标准规范较缺、研究人员与协会组织也不多。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目前大部分中药材归于农副产品管理,对一些加工需要耗时费工、加工原理不清晰的药材,农民因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不按规范来加工与处理。


     3、模糊地带监管盲区

     大部分中药材在产地是农副产品,加工成饮片是药材,多个部委在管理,但因监管主体不明确而使得监管难实施。比如甘草加工后是饮片、砍片还是片状原药材,谁来判定又怎么判定?对于分布城乡的隐形地下饮片加工生产,参与者众多,基本是农民,社会和主管部门监管难以触及,产地加工的监管属于模糊地带与监管盲区。


 

图4、笔者在新疆某地考察时农民正在清洗肉苁蓉鲜货


图5、大锅水煮后的管花肉苁蓉鲜货开始切片


     4、不合法却真实存在

    按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是在GMP认证的工厂中加工才合法,但现实却是有证和部分无证的均在加工,部分加工商打着产地初加工的名号,实则进行饮片加工。无证加工在中药材专业市场存在,在广大产区也存在,他们没有GMP认证,没有生产许可证,也不纳税,生产总值也没有统计到GDP之中,是真正的地下“潜龙”经济。他们的加工成本低,但总体生产规模在中药饮片的生产供给中占比不小,成了部分正规饮片生产企业的“前处理车间”或生产商。就以某几个药都为例,当地都有规模化的GMP认证饮片厂500家左右,而家庭作坊或合伙制的小饮片加工商则数以万计,他们大多散落在城乡结合部的一个个村庄,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黄芩村”、“沙参村”、“射干村”、“白芍村”、“桔梗村”等。


     安国齐村,位于安国北15里,以加工交易甘草而知名,年加工的甘草饮片近万吨,支撑着全国的甘草饮片加工市场。在个别加工户的院子里、拖拉机上、棚子下面,都堆放着甘草,有红皮的也有黄皮的,粗细不等、长短不一。市场需要的所有规格等级,他们都能加工保证供货。村里人分工合作,采购的跑遍全国,甚至产甘草的邻国,推销的跑各大市场卖饮片,时间越长名气越大,生意火爆。这一家一户,分个看并不大也不显眼,他们合作起来却是规模非常大的巨龙,这就是典型的饮片加工专业村。


 

图6、安国齐村某加工户院子里拖拉机上、棚子下面全是甘草


 图7、安国齐村某加工户分拣后的甘草经过润湿后开始切片


 图8、安国齐村某加工户院子里有几台非常简单的切片机


     5、隐形存在是暗地转战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药材市场的诞生,家庭和合伙的小饮片加工企业也伴随着产生。九十年代中药学习西药,定性饮片加工必须GMP认证,无证为非法生产。这样有资本实力的认证了,而部分加工户没有这个实力,拿不下GMP证书,于是大饮片厂诞生了、升级了,而小加工户不能再切片,按说小加工户会消失转行,会把市场份额恭手让给有证的企业,这也是当初规范中药饮片生产的初衷,但现实却是部分小加工户仍然是“该切的切、该卖的卖”,变成一条条潜龙,如此就有了隐形的中药材饮片加工链条,并成为饮片生产前端的一个支撑。


 

图9、某饮片厂一尘不染的没有用过的不绣钢振动筛


     6、“地上地下的分工”

     不合规的小加工户上不了台面,没有正规出货渠道,但小有小的优势,简单的机械切制饮片,甚至劳动力不计入成本,费用少、成本低、效率高,对市场反映灵活。大厂有大厂的难处,他们的厂房设备、正规库房烘干房、化验捡测设备、仪器成本,加上组织机构和层层人员的生产流程,费用大、成本高、效益低,却拥有合规的终端销售权。就这样,部分原本狭路相逢的竞争对手,在市场的选择下,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放弃劣势,变成产业链条上的合作伙伴。部分大厂放弃加工,直接收购小户饮片;部分小户只专注加工,放弃终端销售权,把加工的饮片卖给大厂;大厂专注质检,有证卖货;小户专注药材加工饮片,谁都没有吃掉谁。就这样的进一步分工、一分为二,让国内的饮片生产暂时保持相对的平衡。


 

图10、某饮片厂的焖润罐与其它设备就没有用过


     7、饮片企业空心化

     当前有一个现实是,部分中药饮片厂只生产几种或几十种饮片,沦落为了农民加工饮片的分包装商,他们的大多数饮片加工机械成为摆设,产地加工后到饮片厂换个包装。现在若完全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严格检查,我国的一些饮片厂整体合格情况堪忧。


 

图11、某饮片厂切药机临时放上几片大黄


     三、问题怎么解决?

     产地加工是道地药材道地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并且直接影响道地药材体系的形成。加工环节如果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后期流通、检测环节再规范,也难从根本上弥补与解决其质量问题。


     1、产地加工的优势与重要性


     A、趁鲜加工可减少有效成分流失

     笔者认为多数中药饮片趁鲜加工,质量普遍是要优于后期浸泡软化再加工的,如甘草、黄芪、泽泻、川芎等药材,晒干后拉到饮片厂再加工时,必须经过长时间水润甚至浸泡才能切得动,必然导致有效成分流失。


     B、在产地加工可大幅降低劳力成本

     目前在我国,中药材主产区多数处于偏远农村,劳力成本低廉,远比在城市用工合算得多,在产地初加工可大幅降低劳力成本,同时还能为广大贫困地区创造就业,增加收入。


 

图12、笔者在山西永济汉广集团的产地加工厂察看滚筛机选地黄


     C、在产地净化、选切可降低物流成本

     中药材在产地进行修整筛选和切制加工,再进入流通环节,显然要比原药材直接流通高效实惠,否则既是大大增加物流成本,又为城市制造大量工业垃圾。


     D、符合中医文化特征与“工匠精神”

     中药是有灵魂、有内涵、有文化传承的健康产品。“槟榔切108片、马钱子切206片”的精湛技艺,工业生产线上难以呈现。用现代化的工业加工粗暴的将传统饮片切制工艺逼向穷途末路,也不利于部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图13、笔者在以岭药业在河北涉县的产地加工厂考察烘干设备


    2、质量把关必须从源头做起 

    笔者认为质量关必须从源头开始,从各个细节入手,产地加工厂必须与道地产地的多个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合作,逐渐实现订单种植与订单加工,力争做到“十个统一”:统一种子基源与产地道地;统一土壤监测与使用有机肥;统一种植枝术与田间管理;统一管控生长年限与采收时间;统一采挖枝术与保鲜运输;统一产地加工标准与包装标签;统一质量检测与储存养护;统一流通标准与交易代码;统一物流配送与全程监控;统一溯源编码实现全程可追溯,从而保证药材质量可管可控、安全放心、优质优价。


 

图14、笔者与房会长、温司长等领导在云南文山华信三七考察产地加工


     3、产地加工应加速推广新技术

     产地加工机械化与新技术的应用,长期没跟上时代发展,比其它行业明显落后,随着种植基地和连片种植的不断形成与扩大,新机械、新技术将被越来越重视,如东北、内蒙、甘肃等地的机械化作业程度越来越高。产地加工设备近年发展迅猛,清洗、分拣、烘干、脱皮、筛选、装卸、搬运等机械设备型号齐全,尤其是节能环保、轻便简洁的设备越来越受欢迎。


 

图15、广东湛江李观盛自主研发的系列香附产地加工设备


     4、成立专家团队制定加工工艺规范加工标准

     笔者认应该成立国家级的中药材道地产地加工协会与专家团队,专家团队带课题深入产地,认真研究药材自身的持殊性与适宜的加工方式方法与加工标准,并开发配备适宜的专用加工设备,制定出实用的加工工艺与做业流程,加上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成果与标准向国家申报专利与国家标准。


 

图16、河南焦作保和堂药业的山药清洗脱皮鲜切烘干系列设备


     5、 利用“互联网+道地药材”模式 

     部分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深入资源端,建设集信息、电商、初加工、仓储、溯源、标准等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道地药材”电子商务基地模式,通过这样的模式,从种植、加工、仓储到贸易、物流,开展一系列规范化工作。在加工方面实行的是产地加工与饮片加工一体化,示范作用明显。


 

图17、天地网彭州基地的“互联网+道地药材”模式


      这种模式下,一方面会统一管理药农、合作社进行生产,建设符合GAP标准的种植基地,提倡有机肥的使用,提高药材的质量;另一方面会按照GMP标准建设初加工厂、配备先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清洗、切片、烘干等设备,对中药材进行集约化、规范化的初加工,逐步形成中药材初加工的标准和操作规范。


 

图18、天地网彭州基地的产地电子商务基地服务功能


     这种模式下,建设了标准化的仓库,保障了存储环节的质量,加上通过电子交易中心功能直接对接后端医药工业企业,从互联网下单开始、客户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货物处在哪个阶段,实现从田间到药房的全程溯源。


 

图19、天地网彭州基地外景


     “互联网+道地药材”下,GAP 标准示范性种植基地配备了气候设备、摄像设备实时监控,通过移动端溯源管理APP,可以通过拍摄照片、提交种植数据等方式、上传汇报种植情况到数据处理中心,并且可以通过数据中心推送的信息,获取专业种植指导信息业,基地本部工作人员也能实时监控地里的种植情况,医药工业也可以通过溯源APP实时监控功能看到所下订单中药材的种植情况。


 

图20、天地网彭州基地川芎种植(溯源)示范基地


     例如“互联网+道地药材”彭州川芎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川芎种植基地有2000亩,以土地流转方式自建的标准化种植基地200亩,带动以敖平为中心的彭州及周边县市的60000亩川芎的规范种植,这种模式为全国其它农业及中药材产区提供了示范,也利于将彭州打造为成为全国驰名、业界肯定的川芎道地产区。


    6、支持“先行先试”并推广成功经验与摸式

    笔者认为国家应鼓励中药企业在产地建设加工基地,强化采收、净选、切制、干燥、分级、保鲜、包装、贮藏等设施建设,配套现代化加工装备,实现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的加工;重点开展中药材产地加工,推进加工工艺创新;集成道地药材特色采收加工技术模式,制定道地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范,积极推进产地加厂与饮片加工一体化;重点推广应用低温冷冻干燥、节能干燥、无硫处理、气调贮藏等新技术,加强综合利用,减少药效损失,提高产品档次,并将成功经验与摸式在全国推广。


     部分先行企业,都在道地产地建设分公司,各个产地公司只做当地的在全国叫得响的道地品种。从源头抓质量,从种植、采收、加工各个重要环节入手,做精、做专、做细、做大、质量可追溯。通过探索创新,达到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好药材,并逐步打造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占有率高的道地药材知名品牌,上述企业的“先行先试”已初见成效。


 

图22、道地产区需要推广科学先进的加工设备


     四、结论与建议:

     产地加工历史悠久,但现实却成了中药材产业链条中的最薄弱的环节与产业链条的瓶颈。九十年代中药西化,部分产地加工开始隐形并成为饮片厂的“前处理车间”,竞争对手成了合作伙伴,不合规却真实存在。当前的饮片厂若完全按(GMP)严格检查,合格情况堪忧,实践证明中药西化的苦果,是需要纠正的(笔者下篇文章将重点探讨)。


     为此笔者建议:

     尽快出台政策促进中药材产地加工合法化,尽快建立中药材加工协会与专家团队,研究药材加工工艺与标准,开发专用设备,制定作业流程并标准化、规范化。应加快构建道地药材流通网络,采取现代化物流、信息化技术、标准化控制等运营方式,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的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完善的道地药材流通网络。应大力扶持“先行先试”企业,并总结经验全国推广,以改变产地加工的落后现状并以此造福人民。


      备注:文章中有部分借用资深中药材信息专家李诚老师《隐形饮片加工产业,是市场化选择的结果!》中的内容,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介绍

      刘红卫,中药材资深信息与资源专家,中药材信息的先驱者、天地网核心创史人。曾任河南省三门峡药材站经理、书记、河南省中药行业协会副会长、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有限公司董事会监事、专家委员会主任、高级顾问。现年65岁,中共党员、退休干部。从事中药材工作40余年,足迹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考察过200余种药材道地产地,对近百种药材有研究。几十年来先后在全国药材信息杂志、报刊、网刊、网络上发表过300多万字的文稿。

现社会兼职:

全国中药材物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追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华中医药学中药资源学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规范化生产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怀化4月20日消息(记者杨清实习生贺雨婷)70亩板蓝根示范基地热火朝天、2万亩艾叶长势喜人、6万亩林下天麻破土萌芽、3千亩鱼腥草收销两旺……在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各乡镇,中药材种植、管护、采...

为推动全国连翘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研与产销对接,助力陵川县中药材全产业链提升和乡村振兴高水平建设。4月20日,由中国中药协会和山西省社会组织总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连翘产业大会在陵川县双创礼堂开...

【制药网市场分析】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重点省份实体药店终端中成药的市场规模保持在1400亿元。其中210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中成药品牌合揽超过800亿市场,其中有16个产品超过10亿元,有3...

2023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就中医药行业高质量提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美好愿景和重要指示,也是众多中医药行业从业者砥砺前行的坐标与方向...

近日,有群众举报溴己新注射剂、奥曲肽注射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剂、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剂等四个品种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存在投标价格异常情形。4月18日、19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