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记者近日获悉,磁县中药材种植户把中草药种植和环境治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粉煤灰生态保护和开发新途径。
据介绍,磁县有一万亩粉煤灰地,既污染环境,又占用大量耕地。该县从事中药材种植的杨玉红是个有心人,了解到,肉苁蓉适合碱性土壤,经济效益可观,且粉煤灰种植的西河柳符合其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机理后,就产生了在吴庄林场粉煤灰池进行肉苁蓉种苗人工种植的想法。杨玉红告诉记者,磁县有近万亩粉煤灰地,还有大片的西河柳,具备种植肉苁蓉的条件,他打算和河北农大的教授合作,在西河柳上嫁接肉苁蓉。
肉苁蓉(大芸)是寄生在梭梭须和西河柳根上的草本植物,以其肥大的肉质块茎入药,为常用滋补药材,俗称“沙漠人参”。人工种植肉苁蓉,投入少、成本低、效益可观,并有利于农民增收,极具推广价值。
杨玉红对种植肉苁蓉信心十足,计划总投资120万元,利用三年时间种植3000亩肉苁蓉。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