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川贝母2015版药典如此定义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przewalskiiMaxim.、梭砂贝母FritillardelavayiFranch.、太白贝母FritillariataipaiensisP.Y.Li或瓦布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HsiaVar.wabuensis(S.Y.TangetS.C.Yue)Z.D.Liu,S.WangetS.C.chen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川贝母用药历史悠久
贝母药用历史非常悠久,始载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气味辛、平,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庙症,喉痹,乳难。在长期的药用历史沿革中,根据药效及药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贝母类药材。由于川贝母与其他贝母类药材的价格差异较大,市场上经常出现贝母混售或以其他伪品充当川贝母出售的现象。由于贝母类药材外观形态有很多相似之处,难于区分,致使川贝母的质量控制具有较大的难度。另外,贝母药材在生长、收获、储存、运输过程中都很有可能感染霉菌,造成真菌毒素的污染,对临床用药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川贝母来源虽多但分布不广泛
近年来,我国学者发表了众多的新种和变种,使国产贝母属植物的“种"达到80个,“变种”名达52个,变型名6个,主要分布于四川、新疆、甘肃、湖北、安徽、浙江等地。按道地产区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湖北贝母、伊贝母及安徽贝母,其中以川贝母的药用价值最高。
川贝母主要分布却集中下几个省份高海拔地区。如图所示:
图一:川贝母种源分布图
由于川贝母药用价值高,需求增加,导致野生资源遭到破坏。1987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将川贝母列为国家三级濒危保护药用植物旧1。作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川贝母应用历史悠久,中医处方用量大,以川贝母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达100种以上口,是年产30亿元中成药和中园临床配方使用的原料。
不同产地不同种源川贝母生物碱含量比较
为了真实地反映川贝母药材的内在质量与中医临床用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贝母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达到安全、有效、可控、稳定的目的,除了对川贝母产区的贝母属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及生物学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外,还应尽量采集主产区四基源种不同产地的川贝母样品,对其有效成分贝母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
图二:不同产地川贝母生物碱对比
四基源种川贝母总生物碱的含量以川贝母较高,暗紫贝母偏低。
川贝母与其他贝母生物碱含量比较
图三:川贝母与其他贝母生物碱、总皂苷对比
一般认为,生物碱是各种贝母的主要有效成分;川贝母是贝母中品质最佳的品种,其生物碱含量按理应较高。而本文的测定结果却表明,《中国药典》收载的四种川贝母的生物碱含量均低于伊贝母、浙贝母和平贝母;川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一般低于0.1%,其他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一般高于0.1%。这一结果意味着,能代表川贝母药效特色不仅有生物碱类成分,而且可能是其他成分类型。不过药典对于川贝母、浙贝母等的含量检测也并非生物总碱,而是做出细分。比如,川贝母是检测西贝母碱,浙贝母则是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平贝母与伊贝母检测的含量也各不相同。
与总生物碱含量分布规律相反,川贝母的总皂苷含量均高于伊贝母、浙贝母和平贝母:川贝母中总皂苷含量一般2.0%-4.0%,其他贝母中总皂苷含量一般为1.0%-2.0%。因此皂苷类是否更能代表川贝母的药效特色,进而在选择川贝母“指标成分”时加以足够的重视,都是值得考虑的。重量法测定总皂苷的方法较粗糙;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贝母的测定结果相对值应是可信的。
目前,商品川贝母主要为野生品种,其采收期一般是6-7月川贝母开花的时期(8月份川贝母化苗后难以采挖);而伊贝母、浙贝母和平贝母均为栽培品种,采收期一般在8月份。上述各种贝母在成分含量上的区别与这种采收期的不同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需进一步研究。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摘要]:天麻作为硫磺熏蒸较为严重的品种之一,其药材质量问题受到人们高度关注。该文利用全国8个主产区和3种主要变型天麻样品,基于UPLC-Q-TOF-MS/MS探讨不同产地和变型天麻药材的质量及...
现代人越来越讲究自身的保养问题了,所以在实际生活当中他们也比较乐意于选择一些对自己身体有利的食物,其中红参就是大家的一个非常常见的选择,那么,在实际生活当中到底如何来辨别红参的含糖量这个问题呢?...
草药种类有很多,很多药材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药效却可能是大大不同的,甚至功效相反,如大蓟和小蓟是常见的中药,很多人对于这两类药材不能清楚的区分,常常会搞混,但其实这两个名字相近的中药材却完全不是同...
野山参在其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了决定野山参品级真假的鉴别特征。由于品相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一棵野山参的价值,所以不破坏野山参的传统经验鉴别目前仍然是野山参的主要鉴别方法。 相比园参论斤...
别名:血风、血藤、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 来源:为豆科藤本植物白花油麻藤密花豆、香花崖豆藤鸡血藤等的干燥藤茎。野生。鸡血藤《中药志》定名为白花油麻藤《中药鉴别手册》定名为密花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