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夏枯球产新 行情能否扛得住量大的压力

2024-06-25 14:15 作者: 李尚儒 84238浏览 2评论 3 0 举报

【天地网讯】

 

        夏枯球去年6月份开始产新的时候产地曾迎来商家的抢购,人气高涨,行情大幅上扬,近期,河南主产区又到了产新的季节,至目前,产地反映情况一直比较平静,价格也较去年产新开始时低了20%左右,那么夏枯球今年的情况如何?后市还会不会下滑?

 

        一、河南家种货主导市场行情的变化


        夏枯草虽然说产区很广,遍及河南、湖北、安徽、贵州、四川、陕西等省,但是目前左右市场行情的主要是河南产区家种货,产量大、个头大、品质优,深受市场欢迎,安徽也曾有种植,但近年多是种植白术、白芷等地产货,夏枯草已经很少种了,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多是野生货,个小把长,产量较小,走市场没有卖相,多是厂家投料收购,对市场行情基本上没有什么话语权。

 

图  正在生长的夏枯草

 

        二、近年两次干旱均引起市场行情明显上涨


        夏枯球主要是以家种货供应市场,这就注定了其行情、生产易发生变化,2020年河南产区气候干旱,产量下降,产新后行情上涨,统货产新前25元,产新后最高升至30元,2021年继续上涨至35元,这是夏枯球历史行情上的高价。2022年下种期干旱卷土重来,产区出苗率极低,生产下降,商家在18元左右建仓,行情开始缓慢上涨,到2023年5月份升至25元左右,6月份之后,中药材市场涨价风来临,因干旱减产的夏枯球产地迎来市场商家的积极抢购,产地商家回忆当时主产区外地来装货的大货车排队装货,曾造成交通阻塞,装卸工更是从早干到晚,累得虚脱,繁忙的景象百年不遇,价格也继续上升至28-29元,此时上一年8月份建仓的商家普遍每吨获利都超过一万元,仓库有货一两百吨的商家不在少数,均获利颇丰。

 

图  夏枯球

 

        三、去年种植面积增加行情逐步回落


        去年夏枯球产区无论是农户还是商贩,收益都不少,到8月份下种期统货市场价格在30元左右,产地价28-29元,高价的刺激,河南产区种植面积明显增加,加上下种之后气候正常,植株生长正常,预期产量的增加,行情坚持到11月份之后开始了松动,12月产地降至25元,今年3月降至24元,5月面临产新压力降至20元,本月产新开始最低降至18元附近。

 

图  夏枯草带球统货

 

        四、抗旱、价低,新球剪出量还不大


        虽然最近一个来月河南产地又遭受干旱的影响,但是由于夏枯球已近产新,穗已成形,产量已基本成定局,所以今年产量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目前产地大部分农户已经将夏枯草收割回家,不过近期农户大部分时间忙于抗旱,给玉米、花生地块浇水,没有太多的时间剪球,因此产地新货源还没能大量出来,只是少量上市。

 

        农户一般将夏枯草收割回家后再利用农闲时间慢慢剪球,除非是大面积的种植户会请人剪球,否则都是自己剪球,这样一亩地能够省下来1000元左右的加工费(亩产干球200公斤,剪球费用5元/公斤),近期农户不着急于剪球,一方面是前面提到的抗旱原因外,还有一方面就是近来产区18元左右的收购价,相比去年下半年少了10元左右一公斤,不少人心理都有落差,想着下半年会不会又涨价?

 

        近日产区商贩下乡收购,因价低,老百姓的出售意愿都不强,部分地方行情回升了1元左右,产地价格现好统货19元,大花24元,红光头29元。

 

图  未剪球的夏枯草

 

        五、当前的行情农户收益如何


        目前产区很少有人租地种植夏枯草,大部分农户都是自有土地自己留种种植,主要人工投入方面较大,春天杂草茂盛不能打除草剂,只能人工除草,除草需要一个月左右。夏天收割回来后人工剪球,一个人一天剪六七公斤,基本上一亩地也要花三十来个工,产地99%的农户都是自己剪,属于慢工细活。农户自己种植采收加工人工可以不计,而化肥材料方面的投入也不需要多少,所以近年产区种植夏枯草的收益还是可以的,以近期的收购价,一亩地200公斤干货,统货占60%,收购价17-18元,收入2040-2160元,大花占30%,收购价22元,收入1320元,红光头占10%,收购价27元,收入540元,总计收入3900多元,即使产量一般算150公斤,收入也有近3000元,除去几百元的化肥农具,相比同期种植亩收益只有一千来元的小麦,效益还是很大的。

 

图  夏枯球

 

        六、后市分析


        近日河南产区迎来了两场有效降雨,旱情有所缓解,农户也将慢慢有时间进行剪球,另外时间即将步入7月,各地学生也将陆续开始放暑假,剪球的劳力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补充,预计接下来新货剪出量将会慢慢增加,届时行情可能会有所波动。

 

        目前商家手中陈货虽然有量,不过成本都不低于当前的新货价,出售积极性一般,产地种植户方面,因价低,短期内出售的意愿依然会不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这种心理最终能否扛得住今年产新量大的压力?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