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近来广西、广东地区的肉桂产新已有一段时间,干货在陆续的加工晾晒上市中,去年肉桂的行情虽然有所上扬,但是从近四、五年来看,总体波动依然不明显,今年春节后其价格也继续出现过小幅度的上涨,不过时间也很短,没能在市场引起很大的反应。目前肉桂的行情已经低迷多年,今年的生产情况如何仍为经营商家所关注。
一、肉桂的生产与需求
肉桂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以及东南亚的越南、印尼,越南货由于生产成本相对偏低,所以产品的性价比较高,中国产量最大,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中国肉桂的特点是质量相对较好,印尼货源的主要特点是含油量高,在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领域应用广泛。
我国的肉桂主要种植在广西南部的防城、南宁、钦州、贵港、玉林、梧州、北海、崇左和广东西部的肇庆、云浮、茂名等地,这些地区肉桂种植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相当大的有林面积,每年都有稳定的产量供应市场。
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市场的肉桂年需求量已经超过3万吨,应用领域包括中药、食品、日化等行业,食品应用主要是调料(占总量的60%以上)、食品添加剂、茶饮等方面,日化主要是以提取肉桂油做香精、化妆品为主。我国生产的肉桂除供给自身的市场需求外,还有大量的出口,另外越南货每年也有一定的数量进口到我国,满足不同的领域应用需求。
图 肉桂带皮通
二、近年的市场表现欠佳
2019年肉桂的市场价格在20元(带皮中通)之上,2020年春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肉桂的需求和生产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需求方面,疫情导致餐饮行业遭受重创,肉桂在调料方面应用需求大幅下降,出口量也明显萎缩,生产方面,当时产区人员无法外出,采剥肉桂的劳动力大增,导致当年的产量明显增加。需求的萎缩和产量的增加,供求矛盾升级,造成了社会货量的积压,当年产新后肉桂行情开始明显回落,6月份降至16元,一直到今天都是在15-16元之间窄幅震荡,即使是在调料行情火爆的2023年和2024年,其市场表现也仅仅是货源走动加快,价格小涨1-2元,相比其它品种动辄百分之几十的涨幅,低价的肉桂已让人“食之无味”,近年商家大部分都是以做流通获利为主。
图 肉桂丝
三、近来产新前期产地行情表现暂时较好
由于今年春节后肉桂的行情有所上涨,所以近段时间产新常年经营商家的关注力度都较大,再加上产区近来早晚气温偏低,给树皮的采剥带来一定的难度,产地商家反映今年的产量可能不及去年,在此因素的影响之下,商家近期收购的积极性较高,行情也继续稳中显升,现广西平南产区生皮价格每单斤在3.6-3.7元之间,去年同期在3.2-3.3元,干货统皮现价每公斤在15元以上,去年不足14元,总体涨幅在10%左右,由于去年肉桂的一些规格如肉桂丝货源基本销空,目前商家积极收购加工补充库存,所以产地货源走动较快。
不过我国肉桂产区的有林面积基数依然很大,也就是说货源的蕴含量依然是比较充足的,近期处于产新前期,货源产出量暂时不大所以价格偏高,但是随着后期天气的好转,再过十来天肉桂树剥皮将会相对容易,届时产区货源也将逐渐进入大量上市的阶段,市场各个规格的库存也将会得到补充,行情应会有所调整。
图 肉桂生皮
四、当前肉桂的库存量依然较大
2020年-2022年受疫情的影响肉桂社会需求量下降,2023-2024年虽然疫情已过但销量依然没有好转,库存的积累使得近两年的牛市也没能带动肉桂的人气。另外肉桂树是一种常绿乔木,以采收树皮使用,历年来产区很少出现因自然灾害影响而减产的情况,产量稳定保证了货源的持续供给,所以多年来肉桂的行情很难大起大落,历史价格的逐年走高也大多数是劳动工价、生产成本上涨的体现。
肉桂的分级规格较多,虽然去年个别规格的货源显紧,但是总体陈货库存量依然较大,因此近期即使产新价格比去年高,市场关注度也不明显,货源大多数是以正常销售备货为主。
图 肉桂刮皮
五、后市将继续小幅度波动
总的来说肉桂当前的在地面积稳定,后期价格与产量将会相会制约,如果收购价格继续走高,将会刺激产地农户的采剥积极性导致产量增加,产量增加将会抑制行情的上扬,所以叠加库存有量的因素之下,肉桂后市应会在当前价位上继续窄幅波动为主。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