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从连翘叶的使用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2011-06-09 10:47 作者: 杨均 17370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连翘、青翘自2009年产新结束以来,一直就没有平静过。青翘从12元(水煮统货、千克价下同)无人要货,到20元抢不到货;2010年4月雪打连翘花, 8月青翘价创历史新高(产地九成干青翘37-38元);近期价格又不断滑落,水煮统货30元,生晒货28元,价格又回归到了去年产新前的价位。这两年多来连翘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下面,笔者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与大家来探讨:从连翘叶的使用看中药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

一、 近年来连翘青翘的使用状况

    经笔者调查与近20年的数据积累,连翘的使用情况大致如下:

    连翘(老翘、黄翘)主要用于饮片和部分成药配方,其用量多年来相对平稳,每年的用量大约1500-2000吨,近几年市价总体平稳趋升,波动不是很大。而青翘则不同,用量往往随每年的疫情发生而变化波动,见下表: 

                                  青翘2002—2010年产销统计表 
                                                                                单位:吨 
年份
产量
用量
剩余量
价格与走势
上年结余
备注
2001
3500
5000
3000
5-10
4500
 
2002
8700
6000
5700
10-17-7
3000
 
2003
7500
7000
6200
7-30-7
5700
 
2004
4000
6000
4200
7-9
6200
 
2005
4000
6500
1700
9-14
4200
 
2006
6000
5500
2200
14-26-13
1700
 
2007
5500
4500
3200
13-15-12
2200
 
2008
4000
5000
2200
12-13
3200
 
2009
3000
4500
700
13-28-25
2200
 
2010
6800
4000
3500
25-40-36
700
 
2011
 
 
 
36-30
3500
 
2012
 
 
 
 
 
 


    2003年非典发生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而青翘的用量却比常年扩大1000吨,而2009年的H1N1持续时间长,按理说青翘的用量应该扩大很多,但实际上还略有下降,原因是什么呢?请看下表: 

                                    连翘叶2006—2010年产地购销统计表 
                                                                              单位:吨 
年份
产量
用量
剩余量
价格与走势
2006
2000
2000
 
3.4-5-3.6
2007
3500
3000
500
3.5-2.5-3.5
2008
3000
3000
500
3.5-2.8-2.5
2009
3500
4000
 
2.5-5-11
2010
4500
3500
1000
3.8-4.8-5
2011
 
 
 
4.5-4
2012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连翘叶的产量往往随青翘的价格上升而上升,尤其是2009年年底,青翘市价近30元,连翘叶用量加大,年底产地清仓,价格也上涨为10-11元。去年青翘涨价,连翘叶产量也创历史新高达4500吨。从以上两个表中,我们看到,近几年连翘叶的使用,已使青翘的用量在逐年萎缩。

二、连翘叶在市场中的流通现状

    连翘叶的使用是从2002年开始的,大规模收购则是在2006年。2006年青翘花期受灾,带动青翘涨价,结果是颗粒归仓,产量不降反升! 产地青翘价由12-13元上涨到25-26元,青翘价格翻倍。小型连翘提取厂纷纷到产地收购连翘叶,连翘叶的采摘、加工、收购、运输,也由前几年的地下全部转为地上,产、购、销渠道逐步形成,并带动市场与人气, 2006年产连翘叶2000多吨,这几年每年的产量均在3000吨以上。

    连翘叶是怎么成为商品,参与流通的,情况大致如下:

    河南省卢氏县、洛宁县、山西省夏县,是主要产销集散地,每年6-9月为采集高峰期,农民上山砍下连翘树枝,尤其是前一年新萌发出来的嫩枝条,其叶大条直便于采集,砍伐下来的枝条再拉到树下去采摘,他们一人一天可采25-30千克连翘叶,收入60-70元,比采果实收入还高,所以在这些地方,采连翘叶的人比采果实的人多,致使上述产地,有很多山头,现在连翘枯树一片,资源难以恢复。连翘叶很容易晾晒,太阳好一天即干,收购部打成机包,卖给中间商,中间商卖给工厂送货商,送货商再卖给厂方接收商,接收商加工粉碎或掺混到青翘中,再送到工厂进行提取,摇身变成了连翘提取物,从而堂而皇之的进入中成药应用厂家,被混合投料到成药配方之中。 $pager$

三、 专家教授是怎么看连翘叶的

    对于连翘叶的被使用,药学界的专家教授早有定论,并明确反对坚决抵制。

    观点一、连翘叶根本不能入药。

    连翘叶是否可以代替连翘入药呢?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药医学院医药教授候士良认为:“连翘叶和连翘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生长部位,《药典》所记载的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而连翘叶为该植物的干燥叶片,同一种植物不同的部位作用也不同,比如麻黄是发汗的,而麻黄根则是止汗的,部位不同作用是截然相反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中药学教授王炳利认为:“连翘是成分众多,为了便于检测监控,国家只制定了一个枝术检验的标志性成分,而非唯一治疗性成分,在复方制剂中只检测连翘苷必须达到0.15%,连翘苷只是连翘的一种成分,连翘中还含有其他的成分是连翘叶所没有的;就象苹果里同样含有熊果酸,但苹果是绝对不可替代山茱萸的道理一样。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连翘叶中含有连翘苷等活性物质,但即便如此、也是绝对不能代替连翘使用的”。

    所以从理论上讲:连翘叶代替连翘入药是违犯科学的。

    观点二、连翘叶的使用,造成相关中成药疗效下降。

    据相关资料显示:连翘的成分为连翘酚、齐墩果酸、二甲氧基香豆精、甾醇化合物、黄酮醇苔及皂苷等,其中连翘酚为抗菌成分;连翘叶成分为:熊果酸和连翘苷约0.063%,水解后得连翘苷和葡萄糖,有镇咳作用。连翘叶经提取厂提取的半成品,可以应付国家检查,但却起不到抗菌消炎作用。双黄连的疗效变差,与部分厂家使用连翘叶替代连翘的做法不无关系。

    2007年9月15日 河南(大河健康报)16版曾发表过重磅调查:

    清热解毒类药品为何药效下降?
   
    记者 杨振东 见习记者 曲华敏 特约撰稿 王哲
   
    报头重点提示:业内人士指出,连翘叶根本不能入药。由连翘叶生产的双黄连、强力银翘片等清热解毒类药品没有“清热解毒”功能,不但会坑害患者,还会破坏中医中药的形象。下图为当日报样:



    观点三、 使用连翘叶取代连翘入药违法。

    制药企业使用连翘叶提取物代替连翘投料是否合法?

    专家指出:《药品管理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中药生产中,投料应符合《药典》对药材原料的基本要求,生产企业可采用企业标准,但所有的企业标准必须符合《药典》中药材的基本标准!所以,制药企业生产中采用的连翘叶替代连翘,是违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相关规定的。

    所以从法律角度讲:连翘叶代替连翘入药是严重违法的。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看出:连翘叶的使用即违法又害民,必须制止。 

四、 对连翘使用与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连翘叶的使用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己经近十年了,每年3000-4500吨的连翘叶将毁掉多少连翘资源,每年数以千计的人上山采摘、投入那么多的包装、汽车、设备提取等等,每年2000多万元的资金,用来投入到这项害国害民、严重违法的工作上,又是多大的浪费与悲哀!尤其是此类药物治疗效果的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均已造成中药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下降,这些损失与影响将无法弥补。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行业同仁应该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上报此事件,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加大整治力度。

    2、媒体特别是中药材行业信息平台要加大宣传,伸张正义,弘扬正气,积极曝光连翘叶的生产、销售、加工等事件。

    3、建议与会同仁与广大药商,都来抵制连翘叶的采购、经营、销售。

    4、建议产地政府加强管理,加大打击收售连翘叶违法活动的力度,从源头制止。

    5、建议收购人员多做宣传,提高农民保护资源意识,让他们在采摘连翘时,一定不要杀枝砍树,尤其要保护新萌发的嫩枝,使连翘植株得以繁衍生息。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香砂价格走势与历史回顾香砂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经济作物,其价格波动深受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整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回顾过去十年行情:1、2014年历史高价期2014年香砂价格突破120元/公斤大关...

黄精作为传统中药材与新兴健康食材,近年来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然而,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张,供需天平逐渐失衡,当前黄精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供过于求的格局已形成,价格进入持续下行通道,行业或将面临长期...

五一假期将至,延胡索也到了全面产新的季节,近来汉中产区已经陆续采挖加工,预计不久新货即有上市,那么已经在百元高价位上运行了两年多近三年的延胡索,今年的产量如何?已经持续数年的高行情会不会在今年的...

祁木香属于安国地道特色品种之一,有着独特的生长特性与市场属性。因专营性较强,外围商家关注力度并不高,由于去年春季行情较好,高价犹如一剂强力催化剂,种植面积大幅扩增,生产得到恢复,大量新货涌入市场...

近年来,云木香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云木香的价格变化不仅受到供需关系、种植成本和地理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还与资本市场的介入相关。本文将结合历史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