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五味子后市攀升机率不大

2008-09-07 15:25 作者: 长河渐落晓星辰 473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一、产新价落在情理之中

    五味子有南北之分。目前正是南五味(又称西五味)集中产新上市时节,河南、湖北部分浅山丘陵地区产新已基本结束,陕西、山西、甘肃部分高海拔地区仍陆续上市。正如预料的那样,产新之初形成抢购,导致质量严重下降,成本高得离谱,据河南西峡、卢氏部分主产乡镇、村反馈信息称当地鲜五味子收到1.5-2元/公斤,按正常鲜干比15:1计,公斤价已达30元左右,而质量却相去悬殊,市场立即作出跌价反映,产新月余以来,价格直线降至11元左右,无情的价格规律再次粉碎了抢购者的黄梁美梦。

    回头仔细分析,此番跌价其实都在情理之中。首先是产量。笔者在五月份深入部分主产地考察连翘时,五味子花正开得异常繁茂漫烂,当时就得出如果天气没太大变故,产量将明显高于去年的结论,结果证明了这个结论是基本正确的。其次是质量,物虽以稀为贵,但没有起码的质量保证,再对路的商品也让人买着担心,五味子就是这种商品,不管是从个头、色泽、肉厚度、干湿,今年的五味子都实在无法令人满意,这是由提前抢青所决定的。就象2000年山茱萸抢青,抢青破坏的不仅仅是资源,它往往是还预示着一个品种从颠峰跃入深谷的第一步。五味子如此、山茱萸如此、太子参如此、八角、胖大海、佛手等莫不如此。

    二、后市将大幅攀升的预想只是一厢情愿

    最近走了一些地方,包括产地和药市,听不少药市中人谈论,认为产新降价之余,后市还是有大幅反弹可能的。理由大概有三点:一是产新前库存极度空虚,几乎为零;二是近年用量明显增加;三是人气普遍较好。乍听似有几分道理,但细细想去,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库存空虚和用量增加这两点我是承认的,至于人气如何,任谁也难以把握。我这里再阐述二点,也许仅这两点就足以对五味子的后市下一个大致明确的结论。其一,今年南五味产量的相对丰收已是被验证了的事实,这具体就反映在价格狂跌上。其二,五味子不象连翘,连翘是青翘抢完了便没有老翘,而南五味采完后还有产量难以估摸的北五味。这才是悬在入手者头上危险之剑,一但落下,可能是致命的。而据笔者了解,今年北五味已基本断定也是丰收年,所谓丰收,一是自然产量大;二是颗粒归仓。诚如是,则南北大货皆争涌入市,上半年虚空的库存无疑是要充实了,而原本坚实的人心恐怕就虚燥了,到那时,还何人气之有?

    以上结论只代表个人观点,谨供药界同仁参考。诚邀有识者来函共同探讨。

2002年8月15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白术这个品种是近两年的一匹黑马!它是改革开放有市场以来,从未有过的极特殊好行情的品种之一。2024年产新后,我们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并从个人角度预测:2024年产新至2025年产新前,白术走势会...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