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荷花池药市]粤西地区藿香(叶)产销情况及行情走势分

2008-09-07 15:32 作者: 长河渐落晓星辰 5157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其商品为干燥的全草,除药用配方外,是中成药藿香正气丸(水、口服液)、胶囊等品种的主要原料,其叶还可提取藿香油出口东南亚地区和欧美等国家,而且用量较大,是销量较大的草类药材,现全国正常销量药用为5000吨、榨油用为3000~4000吨,去年非典期间销量达10000吨以上。

    藿香价格不稳定,常出现忽高忽低现象,主要是受出口价格的制约,特别是藿香油,出口走畅时每吨藿香油可高达100万余元,出口受阻时每吨价可暴跌为7万元,且无人问津。如1998年藿香油出现严重积压时即出现了此情况。2003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外市场藿香和藿香油开始走畅,过去积压的库存基本销馨,开始出现新一轮的上涨行情,随着今年春、夏用药旺季的来临,其价格出现了新高,从而推动了藿香价格稳定上扬,呈现居高不下的状况。现藿香价格达9元(千克价,下同),藿香净叶达30元。

    以湛江市场藿香交易价看, 1996年为4.2元、1997年为5.4元、1998年为4.9元、1999年为2.8元,最低价为1.5元、2000年为4.2元、2001年为3.7元、2002年为2.6元,最低价为1.2元,2003年平均价为8.5元,最高价(非典时间)为30元、2004年1~4月份为9元;藿香净叶正常价为18~20元,现上升为30元。藿香价格变化一般2~3年为一个循环周期。

    2003年藿香减产,而社会需求旺盛,导致其价在产新期不降反升,徘徊在8.5~9元之间,是历史少有的现象。究原因是藿香受干旱时间过长,影响藿香生长,有的被旱死,造成减产失收。据有关人士透露,湛江减产达50%,只有3000吨的产量(藿香叶只有30吨左右)。另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受非典的影响销量骤增,库存已告馨。而目前藿香和藿香油国内外都走畅,出口和内销量都增加,导致藿香价格居高不下。笔者为了掌握今年产季的真实情况,现将最近的调查情况撰写成文,供同行参考。

    湛江是广藿香的重要产区,正常年产量已跃升为6000吨(其中藿香2000吨),占全国产量的2/3。据农业部门反映,因湛江去年和今春受旱灾时间过长,导致藿香被旱死过多且生长欠佳,年产量比正常年减产50%,而2003年产量只有3000吨(其中藿香叶30吨);四会情况同湛江相似,藿香产量也只有180吨(其中藿香叶30吨);阳春、高州产地则较好些,因该地区属山区,藿香种植在四面环山的盆地中,水源较好,干旱情况影响不大,藿香长势较好,减产幅度只有20%,产藿香2000吨(其中藿香叶800吨),还有化州、电白、阴江估计产量在1000吨以上。整个粤西地区2003年度藿香总产量在6000吨以上(其中藿香叶1000吨左右),供求差距为20%左右。

    藿香除中药配方外,还有出口、内销和用作打粉作生产中成药的原料,但藿香叶在药界是个不大引人注目的品种,因为药用配方不太普遍,主要是广东省内销售,然而真正了解它用量的人却不多,又不能把它视为付产品或小品种,它的正常年用量可达3000~4000吨,其中用于中成药投料约500吨,其余主要用来提取藿香油。藿香油不仅是生产中成药原料之一,更主要是作为香精香料的定香剂出口东南亚和欧美,而且用量大。今年的藿香油出口发生了新变化,价升量增,原库存的藿香和藿香油基本告馨,并出现了新一轮上涨行情,现藿香叶每千克收购价升为26元,市场交易价升为30元。

    藿香叶2003年产量只有1000吨,减产达60%以上,减幅之大为历史上少有。即使使用量减少60%以上,缺口仍较大。目前已收购的藿香叶多被油厂加工提炼了藿香油,用于药厂投料的藿香叶缺口不言自明,只有用藿香来代替;由于藿香去年因非典创下其历史高价,导致藿香叶也随着产地收购价格上升为26元,并将推动藿香价格的持续攀升。

    当然,由于该品的高额收益必然刺激生产的大发展,据反映今年种植藿香的积极性大增,今年新种面积达1.5万亩,超历史水平达25%,到2004~2005年产量必然增多,其价将又会回落。经营者要多做调查研究,让自己既不要放弃机遇,也可以规避危险。

2004年5月25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白术这个品种是近两年的一匹黑马!它是改革开放有市场以来,从未有过的极特殊好行情的品种之一。2024年产新后,我们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并从个人角度预测:2024年产新至2025年产新前,白术走势会...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