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荷花池药市]水蛭货源趋紧酝酿商机

2009-08-12 16:43 作者: 刘华强 12066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水蛭,异名马蟥。为其干燥躯体,入肝,膀胱经,有破血去淤,通经消症的作用。主治血滞经闭,淤血内阻,跌打损伤等症。于春秋两季捕捉,用开水烫死晒干即可。主产于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全国大部地区亦产,但数量不大。东北地区所产为小水蛭,用量亦大。水蛭原本分布广泛,量大。近些年由于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极佳的疗效,药厂对其药用价值积极开发,水蛭用量逐年增加,而水蛭属野生资源,且难以繁殖,难以养殖。在各产地竭泽而渔的开发过程中,水蛭资源逐渐减少,直至走到了枯竭的地步,市价也一涨再涨,难以遏制。
    水蛭原用量较小,市价平稳,90年代随其开发应用,水蛭用量大增,由1990年的30多元短期内迅速升至90元,1991年高达200元。水蛭市价暴涨引来各产区积极的开发,整个90年代市价多在60-80元的中等价位运行。水蛭难以繁殖,各产区受高价引诱,杀鸡取卵,90年代末期,原产区水蛭资源逐步趋于枯竭,市价抬头,1999年由80多元陡升至110元,2000年再次升至200元,2001-2003年回稳至150元。2004年升至270元,后随东北新产区小水蛭的开发,资源短缺的困境暂时缓解,2005-2006年市价回落至170-180元。进入2008年水蛭又回升至200元,2009年继续保持强劲的上涨势头,水蛭资源萎缩之势短期难以缓解。
                                    水蛭历史价格图


    水蛭资源价格上涨的原因:
    1,野生资源量逐渐减少,货源稀缺。水蛭属于野生动物资源,生长周期较长,繁殖慢。相关介绍说,三年生水蛭才开始产卵,三年生第一次产卵3-5个,每卵13-25个小水蛭;四年生产卵5-12个,每卵产仔15-35个,产卵期在清明后的一个月内和秋季的8-9月份,此时水蛭由深水区向浅水边游去,在浅水边的湿土中产下卵茧,也只有这时人们才便于捕捉,其它时间水蛭在深水底,冬季潜入水底污泥中进行冬眠,很难捕捉。一般春季收购量较多,占全年产量的80%以上,由于春季已捕捞,至秋季产新时,量很小。正是由于水蛭繁殖期和捕捞期一致,致使水蛭难以繁殖。造成资源难以为继。与此同时,水蛭价格向好,捕捉水蛭的收入远高于其他渔业资源,于是产地农民为增加收入计,大肆捕捞,大小通吃,不留余地,大量个体尚未成熟就被一并收获。种种措施造成了毁灭性的开发,水蛭资源走向极度短缺已是铁一般的事实。
    仅从水蛭的产地变迁就可见一斑,以大水蛭为例,经历了由北而南的开发历程。90年代初期,对水蛭的开发刚刚开始,山东等地资源尚丰,经历过几年的开发之后,便逐渐衰落了,其他产地大都有与此相同的经历。进入本世纪初,水蛭枯竭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2000年,水蛭价格短期内由100元爆升至200元,创历史性高点。以后几年价格始终难以回落,直到东北小水蛭货源的开发来市,暂时的缓解了市场困境。不过经过几年的捕捞之后,东北小水蛭资源也趋于枯竭,价格猛涨。2008年7月,安国市场东北小水蛭140-145元,大清水水蛭220-230元。到2009年7月,安国市场清水水蛭成交价285-295元,东北小水蛭市价265-280元。二者已经并驾齐驱。这种现象的出现绝非短期的市场行为,而是东北产区在经历过高强度开发之后出现的必然结果。作为重要的货源补充来源,东北产区产量的萎缩,加剧了市场短缺,水蛭货源将更加稀缺。
    2,市场需求有增无减。据有关资料介绍,水蛭药用价值较高,广泛用于制药和临床。水蛭对中风闭经、心绞痛、无名肿痛、肿瘤、跌打损伤、高血压、心力衰竭、多发性脑血栓、心肌梗塞、急性血栓静脉炎、产后血晕、颈淋巴结核等疾病有较好疗效。我国众多制药企业针对水蛭的功效,研制开发了大量新药,投入市场并颇受消费者欢迎,对水蛭的需求也逐年增加。对于水蛭的具体用量,市场没有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水蛭的药用量相较90年代和本世纪初大大的增加却是不争的事实。
    3,家养难度太大,始终难以形成规模,从水蛭价刚刚兴起就有变野生为养殖的尝试,但是水蛭养殖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难题始终难以克服,时至今日尚难以成功。
    后市分析:结合天地网技术分析系统的分析,我们认为水蛭资源短缺,需求逐年加大,今年产新即将结束,量小,价格上涨意犹未尽,上涨通道保持良好。短期或会有一些波动,但是难改水蛭上行之势。
                                                                 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

                                                                            唐新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白术这个品种是近两年的一匹黑马!它是改革开放有市场以来,从未有过的极特殊好行情的品种之一。2024年产新后,我们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并从个人角度预测:2024年产新至2025年产新前,白术走势会...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