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太子参孕育着上涨潜力

2009-08-23 10:40 作者: 邵振兴 8239浏览 1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太子参为四十种大宗中药材品种之一,又是药食两用品种,需求量颇大。药用范围也较为广泛,主要功效: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是二细类名贵中药材。 
     一、太子参主要产区近况 
     太子参主产于福建、安徽、贵州三省,福建产量最大,安徽次之。但近三年来二产区种植面积逐年递减。贵州近两年以20%的比例增种已成为第二主产区。其他浙江东洋、湖南溆浦也有种植,但面积极微。 
     太子参产量较低,一般亩产为80—120㎏,最好的也只有150㎏。太子参种植极费工时,种植成本较高,若买种苗和顾工种植成本更高,按眼下农付产品比值和劳动工值与太子参现价比,福建、安徽二产区几乎没多大利润。贵州因经济落后,价格比东部二产区高出2元每千克,农民尚有种植积极性。
     太子参价格波动很大,历史曾多次出现过每千克120元的高价,是药界人士颇为关注利润颇为丰厚的品种之一。太子参价格的周期性很强,涨价跌价幅度在数倍、十倍或更大。其周期一般为十年左右,上周期高价位在97、98年。
然而近几年太子参价格跌宕起伏十分复杂,致使好多常年经营户,特别是压货商吃尽了苦头。在这太子参价格扑朔迷离,市场行情难辨的复杂形势下,笔者现将本人多年跟踪考查了解所积累的一点粗浅认识,综合分析,大概预测一下太子参的后市行情,已与同道们共商。
      二、太子参的历史回顾
太子参经98年120元高价位后,种植面积急剧扩大,至2000年产新跌至每千克10元的极低价位。药贱伤农,2000、2001年栽种面积骤减,价位在14—16元左右徘徊。2003年春因非典出现几天虚高价位,斯年又扩大栽种面积。2004年产新又跌至14元,此年的栽种面积又大减。2005年产量较小,产新前后价急升为26元,此价维持一年,当年栽种面积又增。
     2006年产新时,亳州一大户以25元大量吃进,加之市场散户跟风入手,促使价格升为32元,但终因库存太丰,加之05年增种,06年新产量大,尽管大户吃进了1000吨,产新后价格还是跌至14元。2006年价格过低,此后才真正调减了栽种面积。06年至今的几年中,一直在消化库存。因此时的农付产品比值、劳动工值已是04年以前的二倍或更多。06年种植面积大减,福建减种40﹪,宣城减种35%,贵州减种20%。
     2007年福建因自然灾害减产10%,宣州因干旱减产20%,贵州平产。价格由年初的14元(福建价)上升至产新前的17元。6月初安国人、浙江人去福建搞大货囤积,原计划先拿200吨,5天收了50吨价升为19元,不敢再拿。怕产新后价过高无法吃进。产新过程中又升至21元,产新后价又跌至18元,元旦前涨至20元。
     07年福建又减种25/100,安徽减种20/100,贵州增种20/100.
     08年产新前因自然灾害福建减产25/100,按亳州信息部的说法安徽减产50/100,笔者去安徽、福建两产地两次考察,安徽减产不低于40/100,亳州信息部的说法也不为过。贵州因冰冻减产25%,总产大减。造成安徽减产的原因是:一、冬季的冰冻;二、主要是产新前雨水过多,挖时腐烂很多,有个别农户整块地没挖全烂掉了,考察时同药农一起叹息此状。
     08年产新时,福建价22—23元,安徽21元。
     然08年9月15日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全球金融风暴,冰冷的大气候致使所有的商品无人问津,很多商品一跌再跌,一些库存已薄弱周期已到本应涨价的品种亦无人压货,消化剧减,价格不涨反跌,如:胖大海、冬花、桔梗等。
     此时凡有太子参的商户全竞相抛售,10月该品安徽货跌至17元,这和06年当归行情极其相像,当归经05年上一个台阶后,由06年的14元跌至11元,所有商人怕产新再跌全竞相抛货,安国大户的600吨及山东大户的800吨都由11元左右抛掉,3个月后涨至26元,8个月后涨至80元,箱归涨至120元,前期我让朋友大胆拿货,但都不敢入手。
     08年10月、11月,太子参种植时价位仍低,福建又减种20%,安徽减种30%以上,贵州增种20%。09年产新因自然灾害贵州减产35%,总产量减少15%(除去种植面积的增加),这个现在已非常明朗,贵州新货个头特小,就足以说明减产的程度了,福建减产30%(减种和灾害),安徽减产30%以上(主要是减面积所致)。
     三、太子参未来走势分析 
     根据对太子参多年社会、产地、市场宏观、微观的全面考察了解综合分析,太子参今后行情的趋势将和04年麦冬、06年当归行情一样,按其不可逾越的自身周期规律,价格步步升高,春节后出现高价或较高价,近二年将是其真正有低价走向高价位极不平静的日子。
理由有六: 
    1、 种植面积多年递减,导致连年产量减少。
    福建、安徽两产区06、07、08三年以平均30%的比例递减面积,贵州06年减种20%,07、08年递增20%。 
    2、 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相当幅度的减产。
    东部两产区三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导致减产,尤其是08年减产幅度最大。
贵州虽两年增种20%,它是在低价位时的增种,绝不同于高价时的增种,况且自然灾害的减产也大于种植面积的增加。
    3、 库存在逐年空虚。
    09年产新去安徽考查,群众都知道今年货量较少,且库存已空,价格由17元升至19.5元,但群众仍惜售,去福建考察亦然。 08年9月以来,有太子参的商户都竞相抛售,至目下市场已近全空,此状和大海行情极为相像,大海去年4月涨至55元,然后跌至35元,虽库存空虚,有货人仍是抛货。今年4月产新时又跌至28元(玉林),终因库存真空,新货量小,价猛涨至80多元。
大凡中药材大涨的品种,多是因为多年多次的反复折腾,商人都泄了气不再关注,而实际库存真空所知,06年的当归,01年的辽五味味、今年的大海,及将要亮相的太子参。
     笔者07年产新前考查:福建库存750吨,安徽450吨(仅宣城洪林桥镇就压货250吨)贵州50吨。各市场库存1500吨,全国库存在2700吨-2800吨。08年产新前考查:福建550吨,安徽300吨(洪林桥镇130吨)总库存1600吨,这说明当年消化老库存1100吨-1200吨。09年产新前考查:福建300吨,安徽70吨,总库存600吨,这说明在去年极度疲软的情况下仍然消化库存1000吨,眼下太子参未来走势已真正到了柳暗花明之时。
     4、 正常需求量的增加
     各用药单位因08年两会很少大量进货,下半年又出现了金融风暴,很多单位就没进货,有实力的单位也大减其量。今春经济刚见好转,太子参又面临产新,又在等待观望。所有用药单位库存极空,今年下半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正常需求量比例将大增。就安徽产新至今的一个多月中,产地大货就走了一半 ,仅亳州就拉去300吨,基本是消化了,这和往年同期相比,显而易见的说明库存的空虚。
     5、 不确定因素可能造成需求量的增加。
    今年HIN1流感的严重性众所周知,同时还会有普通流感的大流行。太子参同二花、连壳、桔梗、麦冬、甘草等均是防止疫情的主药,将支撑疫情的终绐,同时太子参又是预防和增强免疫力的主药,疫情的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这个秋后便会真正明了。
     6、 种苗的剧增,使得干货量大减。
     今年太子参涨价无疑,这个眼下市人多有认可,这就使得太子参种植面积急剧扩大,现货将有很大的数量留作种苗。按每亩所需种苗,折成干货10㎏算,一万亩就需要100吨,以此可推多种所需种苗的总量。因所需种苗数量的增多,势必造成干货上市量的减少。
此为笔者粗浅认识,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同道批评指正。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一直以来,鸡血藤的市场价格大部分时间都是在10元以下徘徊,即使是中药材行情普涨的2024年,其价格也是仅上涨3到4元之后不久便转而回落,继续着它的低价之路,缘何这么多年以来鸡血藤的行情不能像其它...

连翘一直是备受商家关注的焦点品种,目前2025年连翘产新已悄然收尾,从产新情况看,连翘减产成为不争的事实,造成产量大幅减少,但从市场看,并未因减产而掀起太大波澜,行情震荡幅度不大,而造成当前局面...

提起独活的行情,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9年曾涨至35-40元的历史高价,但目前湖北产地价格已下滑至12元左右。独活近几年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目前生产供求情况如何?后市是否会有转机?为分析当前独...

一、2025年茯苓产新态势2025年茯苓产新集中采挖期与主产区物候特征直接相关。8-10月,云南、安徽岳西等核心产区气候适宜,菌丝成熟度达到最佳,此阶段采挖量占全年60%以上。虽近年种植区域有所...

提起重楼的行情,人们会惊叹它曾经出现的1200元辉煌时刻,也会惋惜其近年遭遇的日落西山,自2018年跌价至今,行情一年不如一年已经有八个年头,目前70来元的价格已不足高位时的零头,深深诠释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