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资源为王 羌活之路坦荡荡

2009-11-03 13:41 作者: 刘华强 1498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羌活别名黑药。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症功能。羌活喜凉爽、湿润和较荫蔽的环境,野生于海拔2600-3500米高山、高原之林下、林缘、灌丛、草甸。主产四川,甘肃,青海等省。羌活系多年生野生药材,由于长期大量开发利用,资源已明显减少。过去产量高的年份年产量可达3000-4000吨,近年来产量不足千余吨。
    一,羌活历史走势:
    由于连年无计划的采挖羌活,使得其资源越来越少,市场呈货紧价扬的趋势,1990年至1994年,价格一直在10元以下徘徊,1995年开始至2000年,价格逐年上升,由12元升至16元左右。2001年,受前期羌活的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药商预测羌活资源大幅减少,于是大量囤积,使其价位达到历史最高点30元,这个价位又刺激了人们上山大量采挖羌活,货量增加,致使2002年底又跌为18元。2003年初,因市场尚有货源,加之国家对该品种销售的控制管理,市价走势不快,至产新前始终保持在17元,随市场的消耗,同时产新货少,产新过后,市价猛涨。2004年产新,货少,价格持续上涨,至2005年3月份,价格再度攀升至30元附近。2005年产新量少,但因市场仍有部分货源,货源走动不快,价格微滑至26元,2006年产新前,市场走销平稳,货源继续消化,市价保持在25-26元。2006年产新,由于存货的消耗和产地资源萎缩,产量减少,市价趋涨,2007年3月升至28元。4月后,随存货减少,市场走势加快,产新货少,价格仍升,2008年4月价格升至40元,此后价格走缓,稍有回落,稳定在37-38元。该年产新货少,2009年后,随货源逐步消化走势加快,市价走快,4月份升至45元左右。近几个月来,羌活走势稳健,产新时期羌活价格稳定。

                                   羌活历史价格走势图


    二,影响羌活走势的重要因素:
    1、生存条件独特,生产周期长,资源一旦破坏难以恢复。羌活一般生长在海拔1700-3500米的高山灌木林、亚高山灌丛、草丛及高山林边缘地带。宜寒冷,湿润气候条件,具有喜冷凉、耐寒、怕强光、喜肥的特性。由于其生存条件独特,欲想扩展面积实属不易。再加上羌活生长周期长,一般需5-7年才能采收,这就制约了羌活资源的发展,限制了产量,成为羌活资源缺乏的内在原因。
    2、需求量增加,供求矛盾突出。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药业科研开发力度的加大,羌活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中药开发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成为祛风除湿的“灵丹妙药”,用它作原料制成的大活络丸、疏风再造丸、舒筋药水、驱风药酒等系列中成药就达140多种,均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由于羌活用量的大幅度增加,加之利益的驱动,当地药农不惜一切代价乱采乱挖,这种年复一年的恶性循环,使资源破坏相当严重,这种长此以往发展的结果,一面是资源的日趋锐减,一面是需求量的大幅增加,使供求关系出现了质的转折,由过去的供应有余转为需求的平衡以致走向产不足需。目前有些产区的羌活资源日渐萎缩或近乎枯竭,正是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结果。
    3、人为因素成为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是由于资源短缺和社会需求的增加,致使羌活价格由过去的7元/公斤左右上升至目前的45元左右。由于价升的驱使,药农有利可图,便在羌活未到收获年份就大打出手,进行过度无序乱挖,既降低了产品质量,更减少了羌活产量,使本来就紧缺的资源捉襟见肘。二是由于羌活走俏市场,商家看好,多数药商视其货少而囤积,这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市场资源的短缺。
    4、掺杂使假行为严重影响到羌活的市场走势。由于羌活价格逐年攀升,又产不足需。因此多商看好,市场多用独活,川芎根混入其中,而且绝对量不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羌活的用量和走势。当然,羌活资源稀缺,长期向好的走势是难以改变的。
    三,羌活近几年的走势特点:
    羌活在2001年价格被大幅拉升,此后几年走势始终处于震荡徘徊。主要是价格的提升刺激了采挖的积极性,市场来货增加。2006年后,羌活进入新一轮升势行情,一方面是过去几年大量开采,资源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劳动力价格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羌活的价格逐渐丧失了优势,人们上山采集的积极性相较于过去下降,导致了羌活产量进一步减少。再者前期价格走走停停,一些商家赖不住寂寞放出了手中的货源。这样一来市场压力减轻,抓住这样一个机会,羌活价格走高,2008年受地震的影响,主产区产量不大,总量在700吨左右,但是恰逢金融危机和药材行情的暴跌,市场人气一片萧条,而羌活保持了其坚挺的走势,这就为后市的进一步上涨行情奠定了基础。2009年后药市回暖,羌活价格迅速上调。由此可见,近几年羌活的走势主要受产量减少,库存减少主导行情。从今年产地和市场了解的情况来看,今年羌活产量仍然不大,目前羌活部分地区产新尚未完全结束,产新总量尚难以确定,而市场价格始终保持稳定,产地和市场持货期望值较高。我们认为中短期来看,羌活仍有继续走高的空间,可以继续看好。当然价格走高,市场掺杂假货的行为对于其短期走势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认为羌活后市仍可以继续看好。

                                                          (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白术这个品种是近两年的一匹黑马!它是改革开放有市场以来,从未有过的极特殊好行情的品种之一。2024年产新后,我们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并从个人角度预测:2024年产新至2025年产新前,白术走势会...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