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蛤蚧货紧旺销 价格稳步攀升

2010-12-10 13:57 作者: 宁晓玲 12340浏览 1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蛤蚧近期进口来货明显减少,正值销售旺季,行情稳步攀升,目前市场价12公分的14.5-15元/对;11公分的12.5-13元/对;小对统货10元/对左右;稍差的7-8元/对,均较前阶段上升2元/对左右。究其价格上涨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蛤蚧生产发展十分缓慢 

    广西玉林市场是蛤蚧主要的集散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使蛤蚧的生存和繁衍条件不断恶化,蛤蚧分布地域逐渐缩小,加上群众乱捕滥捉,使蛤蚧的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现状,虽然可以发展人工饲养蛤蚧(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蛤蚧通过人工饲养驯化,孵出小蛤蚧可以饲养成大蛤蚧,断尾可以再生),但到目前为止蛤蚧饲养的关键技术还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解决:产卵和孵化率低,疾病多,死亡率较高。这严重制约着蛤蚧饲养业的发展。所以,目前我国只能主要从泰国、越南,缅甸通过口岸或边境贸易进口来货,供应亦趋紧张。

    二、蛤蚧销量逐年增多

    蛤蚧干制品是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广泛用于浸酒、制药等行业。它是人参蛤蚧精、蛤蚧定喘丸、蛤蚧大补胶囊、蛤蚧党参膏、蛤蚧精、蛤蚧酒、蛤蚧大补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具有补肾、温肺、壮阳、益精血、止咳喘之功效,可治疗神经衰弱、肺结核、老人虚弱性咳喘、心脏性咳喘、面浮身肿等疾病,故被列为高档名贵药品,国际国内销量逐年增加。根据专营商黄老板介绍,广西玉林市场80年代初销售量每年是30万/对上下,90年代销售量逐年递增到40万/对左右,近年销量达50万/对以上。

    根据以上两方面综述:近几年来,蛤蚧受野生资源枯竭,饲养业的发展缓慢,进口来货略有减少,销量增加的影响,估计后市供应仍显偏紧状态,价格保持稳中有升运行。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 ”,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