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荷花池药市]肉桂产存量仍大 货源有待消化

2011-05-28 15:26 作者: 杨均 774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肉桂在去年秋受调料涨价风的影响,市场价格跟随上扬,后终因国外来货冲击和社会库存庞大的现状抑制了其行情持续上扬的势头,今年春桂皮目前产新已经基本结束,产量如何,后市又将呈何走向?

一、肉桂概况

    肉桂又名玉桂、桂皮、筒桂、牡桂、柳桂、桂木枝、紫桂、大桂、辣桂、官桂、桂通、烟桂等,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又是副食调味品,有1800多年的药用历史。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能,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经痛等症。

    广西是肉桂的重要产区,主产防城、平南、容县、桂平、藤县、岑溪等县市,钦州、灵山、苍梧、博白、陆川、北流等县市次之,上林、百色、上思、大新、龙州、昭平、贺州亦有产,广东主要产在信宜、高要,其中广西栽培历史悠久,产量约为全国90%。另外越南也是肉桂的主要生产国,近年每年都有批量货源进口供应国内市场,口岸来货的丰歉极易受国内市场价格高低的影响。

    肉桂矮林种植5-6年后即可砍伐剥皮,留下树根重新发芽5年后可再次砍剥,乔木林种植10-15年以上才可采剥,同样10年后又可进行第二次剥皮,如此反复轮回,乔木林可持续利用80-90年,生长周期很长,因此正常年景只要不进行毁灭式的砍伐,产量一段都会比较稳定。目前市场上的肉桂按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企边桂、板桂、油桂、桂筒、桂碎、烟桂等,各规格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到国外,年出口量在5000吨以上。

二、市场行情回顾

    肉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价格一直都在10元以上运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因95、96年广西各产地大规模发展的肉桂林已经进入盛产期,大量的货源产出、积压,使得市场价格连年下跌(以中筒为例):2000年由12元下滑为11元,2001年由11元跌至8元,2002年持续下滑至不足6元,2003年虽说“非典”影响反弹至9元但终因没有实质性的消化,年底又回落至6.5元,2004年产新市价继续下走至5.5元,2005年产新期最低不足5元!2006年商家看到跌至低价开始囤积,市价在当年秋反弹至8元左右,但接近年底又恢复下滑的势头,2007年产新后落至6.6元,随后从2007年到2010年的上半年其价格一直都是在6.5-7元之间来回徘徊,期间既无上升的动力也无续滑的趋势。2010年9月份,药材市场调料普遍涨价,连年价低的肉桂也引来多方关注,在人气高涨的推动下市价一举上扬至10.5元,升幅达到30%-40%。春节过后,由于货源量较大加上产新临近,市场走货量减少,行情又出现逐步回落的势头,目前陈统货价格在9.5元上下。

                                    桂筒(中统)近十年价格走势图

三、目前情况

    在林面积大、库存量仍丰是不争的事实,在广西平南、容县的一些产区,道路两边山上的肉桂林连绵不断,开车连续走一个小时都走不完,虽说近年大部分产区已经不再增加肉桂的种植,也有的地方砍掉肉桂林改种收益更快的桉树,但这些相对两广庞大的肉桂林来说仍然形不成明显比例,对产量影响也不大。库存方面,自二十一世纪以来肉桂没有出现过供求矛盾,每年的产出量或多或少都在需求量之上,连年的运行,造成了目前丰裕的社会库存。

    今年产新,因去年多商抢货推高了其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的劳动工值加上通胀,使得今年生桂皮收购价格达到了1.9-2元,比去年的1.1-1.2元上涨了70%左右。收购价高加上产新期天气晴好,激发了桂农的剥皮积极性,导致今年产量激增,据了解在容县、平南很多收购点的收货量都比去年成倍增加,有的甚至达到了两倍,广东高要、信宜今年的肉桂产量也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二以上。另外桂枝叶是蒸取桂油的原料,今年收购价高达40多元一担(50kg,6-7成干),相比去年上涨了三分之一,产地蒸油厂桂枝叶的原料也接近爆仓。

    目前市场商家对肉桂的关注度已经降低,产地货源充足少人再压仓,近段时间的走动多是商家、单位正常备货所需。当前的市场价格相比前几年虽然已经迈上了一个台阶,但这是近年社会物价上涨,劳动成本增加的必然,因此可以说肉桂现在仍是处于偏低的行情,这也是目前能引起商家关注的唯一看点。

四、后市看法

    这段时间正是肉桂的销售淡季,因此市场行情显得较为平稳,再过一个月左右接近用季厂家将开始备货生产,预计到时肉桂的销售将会转畅。今年收购价高,桂农采伐面积较大,估计接下来几年产量可能会减少一些,但总体来说,产、存量仍在需求量之上,货源仍有待消化,市价将会持续徘徊。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