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太子参缘何强劲反弹

2011-08-08 14:50 作者: 杨均 5685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太子参由产新前的天价400多元逐渐下滑为200元后,随着各产区产新情况的明了,各厂家商家的相继入手吃进货源,近日产地、市场行情快速大幅反弹,贵州统货310-320元,选货350-360元。如此剧烈的行情沉浮,价格波动,无不引起广大药商纷纷议论,惊诧不已。

一、 供不应求的基本面仍未改变

    据太子参产新前各产区统计的数据显示,安徽宣州产量在450-500吨,福建柘荣在1400-1500吨,贵州施秉产量在1200-1300吨,总产量在3200-3300吨。但因安徽产新期暴雨不断,近日贵州产新又赶上旱情加剧,产新量受到影响在所难免,估计总产量将降为3000吨。加上去年因高价未销出去的库存200吨,2011年到2012年可供货源在3200吨左右。

    那么太子参全年的需求是多少呢?2009年我们预测全国太子参年用量(健胃消食片、其它中成药、中药饮片)在4500吨,2010年因价位高抑制了生产,总需求降为3500吨。那今年供应的价位降下来了,而“健胃消食片”的出厂价却有了提高,如此分析2011年太子参的总需求不会低于3500吨。也就是说,今年的总供应量与总需求量还是存在300吨左右的缺口。

二、 种植成本增加,药农企高愿望增强

    太子参去年行情好,药农种植积极性增强,导致秧苗的价格上涨为100多元,按每亩用秧苗20公斤计算,仅此项投入就有2000多元。栽种一亩用工十个,管理用工十个,起挖用工十个,预计用工一项要开支2500元。另外买肥料、浇灌也要投资500-800来元,这样每亩太子参总计投入要5000多元。因产地灾情频发,造成亩产量大幅降低。据安徽宣州某专营商介绍,当地部分太子参地块亩产只有十几公斤,好的地块也就产四五十公斤。按平均亩产30公斤计,卖200元刚够成本略有盈余,此乃参农低价惜售的第一因素。其二因素是去年产新后,参农在150-200元期间便大量销售,后来价位涨到300元以上,痛惜卖早吃了大亏,故今年吸取教训,低价不售。

三、未来太子参行情将逐渐趋于平稳

    太子参价降至180-200元时,不少精明的厂家便开始积极入手购进货源,而产新以来,行情的快速反弹与这些厂家的大胆收购不无关系。据咨询某些需求单位了解,因低价时购买了一定货源,保证了大半年的生产用量,近期不会再大批量进货。而产地一些专营商也是趁低价短线快进快出,180-200元吃进250-260元抛售,目前已获利平仓出局,这部分人眼下很难再二次出手。市场的专营商最为谨慎,迫于需求的低迷,政策层面的行政干预,只会勤进少进,这对太子参行情的上涨影响甚微。以此分析,今后如无大的外部资金介入,太子参价格继续走高实属困难。

    至于太子参行情不会大幅回调,笔者的观点是:(1)生产成本的提高及可供货源的不足。(2)去年400多元的高价还余音绕梁。(3)国家开始调高中成药价格,“健胃消食片”出厂价已上调。(4)各市场、诊所、药店库存空虚,定会相继进货。(5)消费者、用药单位、生产企业对高价中药材逐渐认同。以上诸多因素,决定太子参价格大幅回落不易,到青黄不接之时或小幅走高亦有可能。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一直以来,鸡血藤的市场价格大部分时间都是在10元以下徘徊,即使是中药材行情普涨的2024年,其价格也是仅上涨3到4元之后不久便转而回落,继续着它的低价之路,缘何这么多年以来鸡血藤的行情不能像其它...

连翘一直是备受商家关注的焦点品种,目前2025年连翘产新已悄然收尾,从产新情况看,连翘减产成为不争的事实,造成产量大幅减少,但从市场看,并未因减产而掀起太大波澜,行情震荡幅度不大,而造成当前局面...

提起独活的行情,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9年曾涨至35-40元的历史高价,但目前湖北产地价格已下滑至12元左右。独活近几年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目前生产供求情况如何?后市是否会有转机?为分析当前独...

一、2025年茯苓产新态势2025年茯苓产新集中采挖期与主产区物候特征直接相关。8-10月,云南、安徽岳西等核心产区气候适宜,菌丝成熟度达到最佳,此阶段采挖量占全年60%以上。虽近年种植区域有所...

提起重楼的行情,人们会惊叹它曾经出现的1200元辉煌时刻,也会惋惜其近年遭遇的日落西山,自2018年跌价至今,行情一年不如一年已经有八个年头,目前70来元的价格已不足高位时的零头,深深诠释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