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近期药市整体行情不佳,大多药材呈震荡下行之势。然而,浙贝母(统货)产地价格却从11月中旬的60元左右上涨到目前的73元,并且持续走畅。浙贝母缘何逆市而行?其后市又将如何发展?为此,笔者作了些调查,大致分析如下。
一、近期价升原因
(一)需求转旺,而全国各个市场和用药单位库存空虚
由于近几年来浙贝母每年都有不俗表现,产地药商药农收益颇丰,因此在全国各个市场经销商的心目中,浙贝母是一个库存庞大的品种,于是他们大多采取以销代购、勤进快销的方式经营,全国各个市场和用药单位库存空虚。近期,恰逢浙贝母的需求旺季,赴产地购货的药商增多,受需求拉动浙贝母走快价升。
(二)产地药商药农惜售,某种程度促使供求逆转
浙贝母产地高度集中,其成品仅产于富庶之地——浙江,当地浙贝母种植户许多都是半商半农,囤货之风盛行。当前,全国各个市场浙贝母经销商库存较为空虚,货源大多集中在产地药商、药农手上。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当地药商药农对浙贝母情有独钟,在近期价格持续上涨后依然惜售呢?
今年由于浙贝母的种子受气候因素影响,减产严重,致使种贝母价格居高不下(今年大种贝的平均价格在每公斤36元左右,而每公斤种贝平均仅产0.7公斤成品),另外再加上农药、化肥及人工工资等各项开支,明年浙贝母的生产成本在65元以上。“春江水暖鸭先知”,于是产地许多精明的药农宁可少种甚至弃种浙贝母也不愿出售手中货源。从7月中旬至11月中旬,浙贝母价格从90多元下滑至60元,在此期间,产地药商大多恐慌性抛货,手中货源多已销完,现有的持货商大多非常看好其后市而不愿出售手中货源,甚至还有部分继续进仓。由于产地药商药农惜售,导致浙贝母上市量大幅减小,在某种程度上使浙贝母供求发生了逆转,从而促使其走快价升。
(三)少数囤货商在此次涨价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浪的作用
浙贝母2009年受流感疫情影响需求量大增,消耗了部分老库存;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受气候因素影响,受灾严重,年产量小于年需求量,又需要老库存的补充 ,多年积累下来的老库存所剩无几;2011年浙贝母种植已结束,受种贝限制,今年浙贝母减种30%以上已成定局,2012年浙贝母产新量依然不会大;同时,其“一个种贝只能产两个新浙贝”的繁殖特性,决定了未来两三年内生产仍难以恢复(因为成品贝与种贝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产新的两个新浙贝中如果一个继续留种,另一个加工成品,那么当年的产新量与种植量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受此影响,产地人气又慢慢聚集,看好其后市者不断增多,许多产地药商认为,浙贝母价格经过7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从90多元至60元的狂跌后,其在2011年产新前后疯狂上涨所形成的泡沫多已挤出,价格已经探底。因此,近一个月来,常有宁波及磐安产地的药商在磐安浙八味市场开始逢低吸货,少数囤货商的出现,在此次浙贝母的涨价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浪的作用。
二、后市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笔者也发现不少问题,希望能引起广大药商朋友注意。
1、浙贝母产地陈货依然不少,2012年产新之前供大于求的局面无法改变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浙江产地农户手中货源依然较大,特别是磐安县浙八味市场周边的新渥、仁川等乡镇,种植户手中还有近6成的货源尚未出售。因此,近期浙贝母上市量不大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只是由于药农惜售引起的。2012年产新之前,浙贝母总库存量大于总需求量的局面无法改变。
2 、在正常情况下,2013年浙贝母产新前其供需依然大致平衡
今年浙贝母种植已结束,相比去年减种30%以上已成定局,但是我们并不能凭此认为,2012年浙贝母的产量比2011年减产30%。因为浙贝母2011年是因为气候因素所引起的大幅减产,它仅仅只是单产的减产,其种植面积并没有缩减 ,甚至比起正常年份还有少许扩种。只要2012年浙贝母在生长期内气候正常,其单产产量比起2011年就会大幅增加,2012年浙贝母的产新量并不会少于2011年的产新量,再加上2012年产新之前的少量老库存,2013年浙贝母产新前其供需依然能维持大致平衡。
3、浙贝母、平贝母相互影响
浙贝母、平贝母药性相近,在临床上经常出现混用现象,因此在价格上往往互相影响。近期,平贝母价格较为低迷,如果平贝母价格继续低迷,那么,浙贝母行情上涨压力较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近期浙贝母虽然利好因素较多,但是由于药市处于整体行情不佳的大环境下,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持续上涨后,其价格再大幅上涨的压力较大。由于产地药商药农惜售心理仍强,短中期内,其行情大幅下滑也不可能。此后,浙贝母将进入一段较长时间的平稳运行期。2012年浙贝母在其生长期内的气候因素及种植户的留种量多少,将决定浙贝母的未来走向。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