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荷花池药市]高良姜产量再次萎缩 后市稳中有升

2012-04-13 16:21 作者: 杨燕 607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记得一位老前辈曾经说过,判断一个品种未来的价格走势,应当拿它的历史价格走势作为当前基本面参考标尺。基本面情况不外乎:产量、库存、需求以及种植面积等,而历史价格中最值得大家关注的指标则是该品种的历史高价与低价。
 
    高良姜,曾在2000年攀升至15元,时隔11年,再次于15元处折戟沉沙。追溯其当年的基本面情况,竟然发现与当前的基本面情况相似:产量锐减,种植面积减少,商户关注度较高,价格波动频繁。当下高良姜正值产新期,由于今年可采挖面积有限,减产将成为定局。下文,笔者将通过几个方面的分析比较,来判断高良姜后期走势:

一、 产地集中 容易控盘 

    高良姜主产地在广东湛江的徐闻县,所以高良姜又名徐闻良姜,徐闻县的产量占据全国产量的90%以上,具有“高良姜之乡”之称。由于徐闻县产地集中,货源比较容易掌控,所以,该品种的价格涨跌具有一定的人为因素。

二、 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2007年我国经济环境通胀压力上涨,果蔬类作物价格不断上涨,而反观高良姜的6元左右的价格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很难刺激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于是药农纷纷换种当地其他经济作物,如地瓜、香蕉、菠萝等。这些作物生长周期短,采收也相对简单,价格却在不断上涨,导致了高良姜种植面积年年缩减。

三、 减产大、恢复难,但需求稳定
 
    由于高良姜生长周期长达3-5年,所以其产量很难恢复。前几年减种厉害,直接导致了近年产量跟不上。信息中心数据统计,2010年高良姜产量4500吨左右,2011年减少到3500-4000吨,今年产量不超过3500吨,而高良姜近年需求量高达7000-8000吨。如果在去年的历史高价处能对药农的种植积极性有一定的刺激,那么产量的恢复最快也要等到2014年,并且还有一个过渡期,所以该品种近年的缺口将会一直存在。

四、走势分析

 
    回顾高良姜历史价格变化,不难发现,过去的两次大行情都终止于15元的历史高价。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良姜第一次涨价期间价格一直处于4元以下,低价对药农的积极性挫伤较大,种植面积减少,产量提不上来,加上部分人为因素的影响,触发了高良姜第一波行情。对于第二次行情启动,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1、高良姜在经历了第一次暴涨暴跌后,价格持续低迷,而其他农作物的价格却在不断上涨,此消彼长导致高良姜种植面积的进一步缩减,产量无法增加;2、在通胀环境下,社会闲散资金开始关注药市,打开了中药材市场的牛市行情,高良姜经历了几年的低迷期,产量、种植面积大幅减小,资金很轻易就撬动了高良姜上升的天平。
 
    综合供需关系、人为因素来判断,产量难以恢复、缺口较大使高良姜具备较强的市场支撑。如果明年高良姜产量再次减少,稍微一点人为助力,便可促使高良姜再次上扬。因此,高良姜后市较为明朗,预计稳中有升。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白术这个品种是近两年的一匹黑马!它是改革开放有市场以来,从未有过的极特殊好行情的品种之一。2024年产新后,我们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并从个人角度预测:2024年产新至2025年产新前,白术走势会...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