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荷花池药市]浙贝母暗流涌动 产新前后大起大落

2012-05-26 11:56 作者: 高蒙 520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自春节开市以来,浙贝母扶摇直上,毅然成为药市不可或缺的龙头品种,产地统货价格由年前的72元最高上涨至95-96元,大统货也突破百元。浙贝母短期内大上涨,又一次成为众商关注、议论的焦点。产新之前,人气旺、减产论、涨价论占主导,产新后则一路下跌,出现了戛然不同的两种局面,究竟是什么原因?现简单分析如下: 

       一、产新前: 
       1.受灾、减产论 
       浙贝三、四月份生长期间,产地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多商认为浙贝怕水渍的特性会造成其严重减产。且长时间的阴雨有可能会导致病害如黑斑病的产生,植株大量死亡也将导致浙贝母的大量减产。去年主产地浙江遭遇旱灾,造成浙贝等药材大幅度减产,其中江苏、宁波鄞州的贝母种苗减产更甚。货少价升,贝母多做商品出售,留种较少。据闻,产地今年受种苗数量限制,种植面积较小,看好后市者不断增加,持货者信心十足。 

       2.人气旺,炒作论 
       浙贝母产地单一、收获季节较为集中,一地之产供全国之用,行情波动频繁,也是容易大起大落品种的典例。再好的品种如果没有人气的支撑,也是有气而力不足。浙贝母产地高度集中,人气极易聚集,在市场整体行情不佳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成为药商谈论的焦点,产地更是聚集着良好的人气,促使药商囤积跟风。产地多数货源掌握在商贩手中,大户手中多则有几十吨,散户少则也有十多吨,市场有大户手中掌握近百余吨货源。 

       3.历史高价论
十年前,浙贝一飞冲天,曾创造过250元的神话历史,鉴于历史如此高的价位,如此大的诱惑,人们又多有追高心态,浙贝迅速升温的行情令人激情澎湃,产地多商跟风,致使浙贝价有多高,人心就有多大,欲浙贝再起波澜!
 
       二、产新后: 
       1.库存有量,进入实销并不大 
       2012年之前浙贝累积了相当数量的库存,不论是大户还是散户手中都有不少货源,绝非2003年的库存见底。5月份浙贝便进入产新期,在者之前尚有库存1500多吨货源,而浙贝年用量在2300-2400吨。由于当前整体药市萧条,投资者对药市投资慎之又慎,大多不愿贸然入市。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浙贝母只能靠用药单位的正常消耗走动,但实销量并不大,大药厂一般一个月走量只有8吨、10吨货源,据了解安国市场每年的销量也只有200吨。虽然有高价货源的支撑,但是在短期内浙贝母的供应量将大于需求量,所以产新后价落也属于理性回归。
 
       2.市场“打假、限硫”影响 
       进入5月以来,市场打假整顿风暴席卷了全国各大市场,使得本已冷清的市场变得更加萧条,大货滞销行情疲软,逆势中的经营举步维艰,药商提前进入“署修”阶段。受市场“打假、查硫”影响,部分品种下滑明显,一些传统用硫磺熏蒸加工的药材是此次风波的“重灾区”。此次“限硫”事件也是浙贝产新后大跳水的直接原因。
 
       浙贝浙江产地政府倡导无硫货加工,但是新鲜浙贝不易储存,产地温度高、湿度大,再者药农已经形成了多年的硫熏加工的习惯,在当地政府没有较好整改建议的前提下,药农一时难以接受。持货者也开始积极出售手中货源,加工户也在犹豫观望,每集上市货源量陆续增多,但货源交易明显转迟,导致行情持续稳步下挫。 

       总结:浙贝产新前受阴雨天气影响,造成今年产量减产已成事实,但前期受人为因素影响,涨势过快过猛,导致货源实际需求量受阻,产新后回落是趋于理性的回归。近期浙贝产地政府“限硫”政策的出台,无一不是浙贝此次产新价落的直接原因。面对如此“不堪”的市场背景环境下,受灾减产的浙贝也只能暂时迎合,掉头回走。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连翘一直是备受商家关注的焦点品种,目前2025年连翘产新已悄然收尾,从产新情况看,连翘减产成为不争的事实,造成产量大幅减少,但从市场看,并未因减产而掀起太大波澜,行情震荡幅度不大,而造成当前局面...

提起独活的行情,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9年曾涨至35-40元的历史高价,但目前湖北产地价格已下滑至12元左右。独活近几年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目前生产供求情况如何?后市是否会有转机?为分析当前独...

一、2025年茯苓产新态势2025年茯苓产新集中采挖期与主产区物候特征直接相关。8-10月,云南、安徽岳西等核心产区气候适宜,菌丝成熟度达到最佳,此阶段采挖量占全年60%以上。虽近年种植区域有所...

提起重楼的行情,人们会惊叹它曾经出现的1200元辉煌时刻,也会惋惜其近年遭遇的日落西山,自2018年跌价至今,行情一年不如一年已经有八个年头,目前70来元的价格已不足高位时的零头,深深诠释了“中...

2025年亳白芷已经进入产新期,今年的开盘价低于去年,行情再创新低,对于包地种植大户来讲,多处于亏损状态,在当前少有热点品种爆出的市场背景下,低价白芷吸引不少商家的关注目光,白芷是否值得入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