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症功能。近年来随着资源减少和采挖能力不足,供应略紧,价格呈现逐步上涨态势,特别是在2009年-2011年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幅度,其资源环境和后期走势为商家普遍关注。
一、产地条件
羌活主要为资源野生,主产四川、甘肃、青海、云南等省区海拔1700-
二、历史价格
羌活野生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价格受资源和人工的影响较大。上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较丰,人工工资较低,羌活采挖成本较低、产量较高,1995年以前价格一直在10元左右运行;1996年-2000年之间随着资源减少和采挖成本上升,价格在15-20元之间运行;2006年由于库存不足供应紧张,价格首度突破30元,2008年突破40元, 2010年达到70元左右,2011年在药市大环境的推动下一度达到80元左右,之后随货源逐步补充和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价格回落后走稳,目前甘肃产地收购价蚕羌55-60,条羌52-55,销售市场交易价蚕羌70元左右,条羌60元左右,属于正常走动。从羌活价格的发展历程看,虽然资源减少是主因,但也不乏人为运作的推动,2001年产新之后商家借多年低价生产萎缩拉抬价格,使其价格一度由15元上升到30元;2006年随着库存消化和供应偏紧,价格再次回到30元水平;之后随着劳动力工值上升、2008年汶川地震影响和金融危机后刺激经济造成的流动性上升,其价格出现了泡沫式的增长,到2011年达到极致。
三、目前的生产形势
羌活以前多依赖野生资源,近年来的生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其产地的广泛、采挖周期较长,又为其供应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特别是近年来甘肃多地科研人员和药农经过不懈努力,已成功攻克家种难题,在甘南、陇南、临夏、定西及青海等地发展了 面积不菲的种植基地,家种三年采挖的羌活,其挥发油等主要成分已达到国家药典要求,且亩产量
四、后市分析
羌活为祛风除湿的重要药材,以其为原料生产的大活络丸、疏风再造丸、舒筋药水、驱风药酒等系列中成药达140多种,是应用良久的中药精粹,特别是一些知名大型药厂出于打品牌需要对野生产品情有独钟,刚性需求量较大。目前由于野生资源减少特备是采挖人群的减少产出率逐年下降,野生资源供应呈现逐年减少趋势,羌活也生变家种成为大势所趋。科技进步推动的家种成功将使资源环境压力大大缓解,虽然家种羌活要进一步提升品质达到与野生品种同样的功效还有一定的发展历程,但大规模的家种生产将对羌活价格的单边大幅上升画上句号,也将为岌岌可危的中药工业带来福音。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