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紫菀是安国地道药材八大祁药之一,又名祁紫菀。进入2012年后,紫菀行情急转直下,价格不断下滑。以水洗货为例,去年的此时还25-28元,而目前只有13-14元,降幅达50%。以眼下市场老库存丰厚及今春的栽种面积扩大综合分析,紫菀后市仍会继续回落。
一、栽种面积连年扩大 产量大幅增加
紫菀易种植、管理简单,以前多种植在贫瘠沙地,随着近年农民对土地投入增多,使得紫菀产量大幅提高,一般纯净货亩产都可达到500公斤左右。2010年上半年紫菀价格9-11元,亩收入就可达到5000元,故当年开春紫菀秧苗价格升高为4-4.5元,足以证明人们的种植积极性。下半年紫菀价格升高为20-22元,亩收入达万元左右,2011年开春更激发了药农的栽种热情,紫菀秧苗升高为6-7元,这一年的栽种面积达到历史性突破,总产量也创下历史之最。按2010年以前统计数据,安国市紫菀种植面积在800亩左右,总产量在400吨附近。而2011年的栽种面积已经突破1500亩,总产量提高到750-800吨。今春紫菀价格虽然有些下滑降为13-14元,但亩收入仍在6500-7000元,药农的栽种热情依然未减,从紫菀秧苗价格5-6元便可见一斑。因今年安国风调雨顺,预计产新下来仍不会低于去年750吨的产量。
经调查,紫菀的另一大产区亳州,近年也是加大了扩种力度,总产量与安国可相媲美,或者说在750吨以上。这样两地相加,每年总产量应该在1500吨以上。
二、新品无开发需求 供大于求
紫菀主要功效镇咳祛痰,重庆太极集团是需求大户,主要用于生产“小儿止咳糖浆”,年需求在400吨左右。加上其它厂家及饮片需求,全国总用量在1000-1200吨。以目前安国、亳州两地总产量1500吨,每年盈余300-500吨,两年下来供大于求货源600-1000吨。
三、供大于求必然带来价格的继续下滑
紫菀虽是中药材常用品种,但因新品开发力度不足年用量只有1000来吨,需求量并不大,生产稍微拓展便会产能过剩。自开春以来安国地产市场紫菀很少有大货成交,或者说基本没有厂家进行收购。受此影响好多种植户三番五次上市销不掉,这些持货商一气之下干脆不到市场。即使如此虽说市面上市货源嫌少,但仍难挡行情下滑。水洗货13-14元难找买主,含杂统货8-9元无人问津。以此现状分析,供大于求基本面短期难以改观,且秋后新产量将会继续叠加,使得紫菀库存继续膨胀积重难返。只有缩减栽种面积,才会调减产量。只有降低价格才会增加需求,紫菀价格继续回调才是出路。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