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京赤芍长期看好 短期难有作为

2012-07-27 15:00 作者: 汤红 659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野生品种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及追捧的对象,野生品种的总体走势是小幅震荡中上升,京赤芍就是一个典型的野生根茎类品种,资源量有限,价位每上升一个台阶,都说明其资源量在逐渐减少,采挖成本也不断增加。但去、今两年在市场行情整体疲软的大背景下,京赤芍价格不但没有上升,却呈稳中回调之势,现内蒙统货在19.5-20元。是什么因素制约京赤芍行情的上涨,后市又将如何发展呢? 

       一、不利因素
 
       1.京赤芍众所周知是掺假相对严重的品种之一,掺假,用假,替代现象难以遏制。白芍价走高,未必就能带动京赤芍价走高,而京赤芍价一旦走高,掺假、用假者渐多,部分地区用黑白芍代替京赤芍,严重地削弱了京赤芍其实际用量。这点是制约京赤芍行情的最直接原因。 

       2.市场总体大环境整体行情疲软低迷,药市需求短期不易转旺。2010-2011年上半年形成了26元的历史高价,高价位大大刺激了药农采挖积极性,这一年产量增加。随着近两年整体经济的走低,需求量下降,货源实际消化不佳,当前药市正处低迷期,又处于销售淡季,京赤芍也难独善其身,受其影响购销迟缓,行情疲软。 

       二、有利因素 

       1.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产区萎缩 

       京赤芍系野生品种,生长周期较长,大约需要4-5年,一次采挖后,资源再生缓慢。由于产区连年毫无节制的采挖,资源严重萎缩。原来的京赤芍主产区内蒙古东部兴安盟一带,现已经难组织大货供市,迫使其主产区向黑龙江的牡丹江一带转移,内蒙传统产区多伦、海拉尔等地资源已大不如前。 

       2.今年新货采挖量少,库存逐渐消化 

       京赤芍目前内蒙古产区仍在采挖当中,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可采挖量逐年减少,内蒙古等主产区政府采取多项措施,保护产地草原、山林,严惩无证滥采乱挖,致使减产幅度加大。加之今年新货收购价低于去年,由于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家中留有妻儿老小,人们多不愿上山采挖,新货产量较去年减少,当地商贩难以收购大货。 

       京赤芍应用历史悠久,用量较大,用途广泛且需求较为刚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目前需求量大约在3000吨左右。由于用途的拓宽,各类市场对京赤芍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长之势。因2010年-2011年近两年上升行情的加速,关注力度加强,经过一年多的消化,市场及产地库存下降明显,产区压货者由于多已实现利润,大货多已出手,其库存量经过高价调整后明显减少。 

       “物以稀为贵”,京赤芍以野生资源逐年匮乏,新货量下降的绝对优势,赢取药商对它的长期看好,也证明了即使在“熊市”中也屹立不倒,不会出现暴跌现象。个人认为京赤芍后市价格仍会以小幅震荡上涨为主,短期暂以稳为主。必定京赤芍资源量有限,家种尚不能短时间形成规模,此品种适宜常年经营,而长期囤积则需要很好的耐心。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2025年亳白芷已经进入产新期,今年的开盘价低于去年,行情再创新低,对于包地种植大户来讲,多处于亏损状态,在当前少有热点品种爆出的市场背景下,低价白芷吸引不少商家的关注目光,白芷是否值得入手,成...

云南当归2025年的种植生产情况怎么样?一直是中药材市场上颇为关注的话题,进入8月后,经历了多种恶劣天气与病虫害考验的云南当归大致上可以板上钉钉,此时,发布这样一个产地调查报告更能真实反映云南当...

黄芪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今年以来产地和市场的情况表现都不乐观,且行情并随市场环境调整而下调,目前产地中条货价格在14-15元左右,毛芪药厂货价格在11-12元,处于近年的低位。...

南五味子今年以来无论是上半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是近来的产新期间,产地和市场的情况表现都不乐观,行情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目前市场净货价格在40元左右,处于近年的低位,造成今年南五味子行情持续走低的原因...

白术这个品种是近两年的一匹黑马!它是改革开放有市场以来,从未有过的极特殊好行情的品种之一。2024年产新后,我们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并从个人角度预测:2024年产新至2025年产新前,白术走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