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贡品”沙苑子何去何从~~绝地反击?继续低迷?

2012-09-19 15:59 作者: 周兴 1090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沉沉浮浮数十载,一朝得势价飞天。供需失衡落谷底,涨跌难辨是流年。

        药市低迷,人心惶惶,门罗可雀,所有人对药材似乎都失去信心,同前两年药市的火爆场面大相径庭。沙苑子小三品种,也失去往昔光环,少有人问津,去年沙苑子每月均价60元,目前沙苑子统货价格只有19元左右,相差极为悬殊。今年沙苑子已经下种,产新尚有时日,沙苑子后市是何情况,笔者分析如下。

概述:

        沙苑子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内含脂肪油,鞣质,维生素A类物质等,其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等功效。它属于小三品种,2004年以前全国只有150吨的用量。主产区在陕西渭南市的大荔县,占到全国的80%产量,临潼、临渭区、周至等地也有种植,但产量都不大。

用途:

        药用的代表药品是《利君沙苑子颗粒》、《金锁固精丸》,保健品和保健茶的代表就是《沙苑子杜仲酒》、《沙苑子菟丝茶》,近年由于保健品大肆被开发出来,用量也随之上涨,现在用量350-400吨之间。

产地历史行情浅析:

        2009年沙苑子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年底一场大雪袭击了沙苑子全国最大的产区陕西大荔县周边,11月份,正是沙苑子产新收货的季节,但是那一年大部分沙苑子被大雪掩埋,及时挖出来的也没法晒干,只能等着它发霉变烂,正常180吨的产量当年减产60%,产量只有80吨;2010年,人为控制,多年库存消耗干净,价格飙升到60元左右,在11月份到了历史最高的115元,如此高价导致农户疯狂扩种,期间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产量400多吨;2011年继续扩种,种植面积6000多亩,8、9月份受到了雨水影响,单产有所下降,但总产量增加,一共有600吨左右。

        今年产区有所减种植,但是并不是十分明显,比去年减少了五分之一,所以今年就算颗粒不收,去年产量也够用全国2年的。

成本用量概述:

        目前市场陕西统货价格19元,由于市场到了此品销售旺季,经销商多在备货,价格有所回升,这是沙苑子绝地反击的开始?

        一,据笔者了解,当地包地种植一亩地包地成本400元,一亩地除草,排水,采收一共300元,化肥和农药150元,成本400+300+150=850元,正常亩产100公斤干货,产地统货价格17元,收入就是100*17=1700元,成本也就是8.5元,和产地收购价格17元有8.5元的差价,光看价格就有下行的空间。

        二,还有上面笔者也提到去年产量正品就有600吨,加上50吨的伪品量,相对于350吨的用量来说今年就算一吨也不产新也足够2013年全年使用,加上今年减种面积不大,现在长势不错,到年底又是一个正常产新年份,所以今年400吨量是可以基本保证的,除非后期遇到极恶劣情况出现大面积减产,所以就去年产量和今年产量看来这个品种不具备上涨空间。

        三,这个品种主要的用量就是保健品,药品用量也就150吨,受到保健品夸大功效等等负面新闻影响,国家对保健品监管非常严格,目前用量有没有350吨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就用量来说这个品种更不可能上涨了。

        四,由于沙苑子是种子,个头小,这两年价格好,伪品流行于市,最著名的伪品是内蒙沙苑子,去年也有三十吨产量,一般内蒙药商会去陕西求购当地沙苑子,然后掺杂伪品卖出,也有药商直接去内蒙6元左右求购当地沙苑子到各大市场掺假,伪品还有像猪屎豆、紫云英子几种,这也让沙苑子很难大涨。

后市分析:

        沙苑子是小品种,去年一共产量也就600吨左右,600000*19=11400000元,也就是说不到1200万就可以控制沙苑子这个品种去年一年的货量,但是小品种需求者相对固定,资金不易隐藏,相对大品种不好出售,需要有固定的销售渠道。

        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到今年11月产新,大量新货进入市场,加上去年大量库存,价格定会进一步下滑,以上都是笔者一家之言,药市如股市需要各方面综合考虑,这里只是给投资者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在现在这个惨淡的市场环境下,慎重考略,谨慎投资,勤进快销。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