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荷花池药市]浅谈山柰后市“情”何以变

2012-11-02 11:30 作者: 尹悦 5467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山柰,习称“沙姜”,为一姜科常用的大宗调料品种,药食两用。近两年的市场行情如同经历过“滑铁卢”般的打击,国产货从2010年的巅峰高价一路下滑,让太多商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产区减种。近期产地及市场商家反映货源仍旧充足,但购销形势依然缓慢,市场售价在22元左右。作为家喻户晓的调料之一,山柰新一轮的产新即将到来,各路商家仍表现出淡漠的心态,后市难见有大幅变化。现对今年山柰的一些情况作如下梳理与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1、山柰产区现状
    
       现今山柰在全国的产地有广东的阳江;广西的桂平、桂南、钦州的大寺镇等地;此外境外还有印尼、缅甸、越南。展开世界地图我们也不难发现,上述区域不管是水、土、气均适宜山柰这样的亚热带沙土植物生长。但在这几个主要产地中,以广东省阳江市阳春的种植、加工最为密集,现已经形成由圭岗镇、陂面镇、合水镇、春湾镇、马水镇、潭水镇的农户自家种植,然后货源运往双窖镇加工。在双窖镇的加工户大多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组成,当然也有由几户组成的固定的加工厂来加工。因双窖镇地处阳江市以西的山区地带,交通条件欠发达,距离广西玉林香料市场约200余公里,所以当地加工好的干货最后多销往玉林香料市场。这么一来,双窖镇便成为山柰名副其实的主要加工、交易集散地。笔者通过对双窖镇以及周边产地的姜农、商家调查了解到,随着多方物价成本在连年增加,当地也有劳动力流失的现象存在。作为一年生的品种,山柰的生产极易恢复,但也极易受市场行情的影响而波动。近年扩种后货丰带来的市场行情下滑,姜农们的收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产区生产规模缩小成为必然。那么每亩地姜农们到底投入了多少钱,从下面表中可以得出一个初略的答案。

2、生产投入情况

        目前山柰正处于低价位时期,产地及市场货源均以按需购销,笔者经联系产地种植户、加工户后,对其生产成本情况归纳如下表。

年份
产地
种籽成本
加工成本
土地承包费
人工   成本
农、化成本
亩产量

单位
 
     元/亩       元/公斤
元/亩
公斤
2012
两广

3*300

0.5

600~700

660

600

250-280
2011
两广

4*300

0.4

500~600

580

500

220-250

                                              表一、山柰种植加工成本一览表

        目前山柰以无性繁殖为主,生长环境极易受其他物种侵袭,对除草剂、农药的施撒量要求极为严格,因此目前产区山柰田间管理中,人工成本涵盖下种及其除草所需的成本。通过上表反映出近两年山柰多方物价成本在增加,行情的下滑使产地姜农、收购商的利润空间紧缩,但按照目前的市场看,每亩地姜农仍有至少约1000元的收益,或许这能反映出大多数姜农的生产基本情况,但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来应对市场继续走低的冲击。

3、解读供需关系
        山柰用于中药临床,而且大部份还用作香料、调味品、食品添加剂以及日用、医药等工业的原料。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山柰作香料的用量增加,销量增大。曾经的高价刺激产量的激增,2011年底至今又遭遇药市低迷期,这些都是阻碍其行情走高的不利因素,我们通过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几大香料、药材市场的山柰流通情况分析发现:在行情总体回落的趋势中,以山柰为食品香料的各地食品生产厂家在面对上游货源充足的形势下,生产成本的压力得到缓解,资金得以松弛,因此对山柰原料的采购大多恢复到按需购进,市场货源以正常需求量流通。当然,国产山柰每年都受到进口货源的冲击,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选择就是闻香识货,但如今的市场尚未规范,假、乱、次现象依旧存在,所以,商家追逐利益的洪流已经将消费者维权的力量掩埋,这就为进口货源在国内持续走畅埋下了伏笔,国产山柰的市场需求份额受到冲击。

        据悉早年价格便宜的时候,全国山柰的年需求量能达万吨,2010年受国内外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在第二季度市场进口山柰报55元,国产山柰58-59元,行情走高,刺激产区扩种,综合当年产量以及库存量、进口量,2010年国内供应量达到9500余吨。市场需求商家被迫调减采购量,以控制资金周转率。截至到年底国内实际需求量约6000吨左右,库存3500余吨。2011年下种时期,受市场货源走缓行情下滑影响,各产区姜农种植积极性下降,当年减产,累计当年可供应量约11000吨,需求量约6500吨,社会总库存量约4500吨。今年药市整体购销低迷,产区姜农多改种水稻,产量难见增加,但加上往年累计的库存量后,社会总库存量仍然是一个不小的量。  

4、进口货源的影响

        今年七月广西凭祥爱店口岸因海关缉私检查关闭有一段时间,导致进口货源量减少,国产货一时走快,行情顺势上涨2元。行内人士皆知,越南、缅甸沙姜作香料食用后有苦麻味,胸闷头昏不适,所以品质不如国产货,在我国的市场价较国产货低至少6-8元。市场商家在缅甸、越南等产地直接拿货,然后运回国内市场出售,其利润能达50%,所以市场商家多将进口货参入到国产小个山柰货中,再冒充国产货,以低于国产主流货源的价格出售。每年通过口岸进口的山柰量维持在800吨左右,当然还有部分通过其他渠道流入到我国的山柰。今年境外产区山柰的长势至今未闻不良影响,因此其产新量对国产货的市场影响仍不可小觑。

5、山柰后市分析

        对于山柰这样一个生产规模极易在短时间内恢复,产区分布较广的香料品种,从年初至今,市场货源供需仍旧保持常态化,进口货源不断冲击国内市场需求。虽近期低价位已有部分商家关注介入,但由于目前库存量较丰,到产新后社会可供应货源量仍然不少。预计短期内难有大的波动幅度,不过可以适时关注长线,同时需密切关注口岸的来货情况。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白术这个品种是近两年的一匹黑马!它是改革开放有市场以来,从未有过的极特殊好行情的品种之一。2024年产新后,我们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并从个人角度预测:2024年产新至2025年产新前,白术走势会...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