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鲁振坤][荷花池药市]紫菀入手时机是否成熟

2013-09-25 15:11 作者: 丁钦洋 6537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按照往年惯例,9月9日亳州药博会结束后药材交易应进入销售旺季,而今年药材交易却迟迟不见红火景象,好多商家叹息,生意愈来愈难做。为了事业的发展,好多药商不甘寂寞,苦苦搜索中药材品种潜力股。

        紫菀就是近阶段好多商家所选择的品种之一,由于看好商家渐渐增多,推动行情小幅攀升,水洗统货由前阶段的10元左右升至为目前的13元左右。紫菀关注商家增多,入手时机真的成熟了吗?

一、概述       
  
        紫菀为我国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纲目》载:“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
   
        紫菀是镇咳、祛痰、抗菌的重要品种,还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近代研究发现具有抗癌作用,因而药用范围将会不断扩大,需求量必将逐渐增加,为中医常用中药材品种之一,全国年需求量大约1500吨左右。

二、历史      
     
        上世纪90年代期间,由于紫菀行情不理想,亳州产区种植面积不大而且较为零星,主要商品多是来自河北安国周边,1990-1998年期间,紫菀一般统货交易价在2.5-3.5元之间徘徊。农民多年种植不见效益,面积逐渐开始缩减,新货上市量一年少于一年,行情慢慢向合理价位靠拢。至1999年2月份便升到了4.3元左右;2000年行情继续攀升,1月份统货交易价升至5.5元。由于尚有很多库存支撑,又加上部分农户种植积极性增强,抑制了行情继续攀升的脚步,随后的两三年,紫菀进入了相对稳定期。
 
        2005年,随库存进一步薄弱,又加上新货上市量较少,持货商惜售手中货源,推动价格大幅飙升,由年初的8-9元,一路升至10月份的15-16元。价格的猛升,极大的刺激了农民种植积极性,特别是亳州新产区的发展更为迅速,商品供应量第一次超过了河北安国的老产区。

        2006年,随新货陆续大量上市,行情开始下滑,由年初的12.5元降至为年末的5.5元左右。紫菀行情走完了市场放开后的第一个价格周期。价格的大幅下滑,再次打击了农民种植积极性,无论是新产区安徽亳州,还是老产区河北安国,面积都得到了大幅调减。紫菀行情因此迎来了第二个价格周期。   

        2007年4月,紫菀统货由原来的5.5元慢慢升至为7元,虽然货量走动不是很快,但行情一直呈稳中趋升态势。到2008年年底又渐渐恢复到了9.5元上下。受金融危机影响,货源紧俏的紫菀暂停了上涨的步伐,行情开始转稳,2009年价格一直徘徊在9-9.5元之间。

        2010年,国内经济开始蒸蒸日上,利好环境极大的刺激了商家的投资热情,很多热钱不断流入药材市场,推动好多药材开始轮番涨价,货源量不大的紫菀自然被商家追捧为亮点,价格开始成倍翻升,最高时升至10月份的32元。农民种植药材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当年紫菀种植面积较上年翻了两番,随新货大量上市,行情再度开始滑落至18元左右。2011年,大户担心价格下滑幅度过大,不得不在市场购货,阻止价格猛跌。怎奈新货量较多,又加上散户担心价格再滑,积极抛售手中货源,一时市场到处是销售紫菀的商家,而购货商家寥寥无几,货源几度到了烂市边缘。2012年春季,亳州十九里紫菀无人问津,统货最低降至6-7元之间。

        进入2013年,紫菀行情依然没见多大起色,虽然有部分商家认为新货量减少,加之价位也较前两年下降好多,有入手建仓的想法,但考虑库存仍较丰厚,时机尚不成熟,便放弃了入手,紫菀行情总的来说,波澜不惊,变化不大。

三、分析

        紫菀入手时机是否成熟,首先要看种植面积缩减多少。据调查了解,由于近两年行情一直不理想,紫菀种植面积确实减少好多,粗略估计,2013年种植面积不足高峰期2011年面积的60%。

        二要看长势情况。据了解,由于今年产地遭遇严重干旱,浅根植物紫菀长势欠佳。药农反映说,今年紫菀单产将较正常年份减少30-40%。

        三要看库存是多是少。由于前几年药农盲目发展种植,加之商家大胆库存,造成库存量增多,虽然近两年略有消耗,但库存总量依然较为丰厚。

        四要看药市大盘是否利好。由于近两年药商普遍亏损,投资欲望减少,市场人气低迷,整体大盘不如人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紫菀不利因素在悄悄改变,但由于库存尚丰,加之药市大盘尚不稳定,入手紫菀仍需谨慎,真正价升,估计仍需一段时间。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