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川牛膝产新后市如何演绎~~风风雨雨话产地

2013-11-01 10:12 作者: 周兴 7684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中药材,深山里的精灵,曾几何时都身处远离人烟之地,但是中药材又是医生悬壶济世的必需品,慢慢的在适宜的地区一些用量大的野生品种逐渐驯化变为家种,也逐渐形成了以地域为中心的道地产区。

        建国以后,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对中药材的需求空前增大,但由于解放前长期战乱,导致中药材生产破坏严重,中药材储备非常薄弱,国家为了人民生病有药医,开始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储存,就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级中药材公司,也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地方性国营药材种植场,中药材也得到极大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伴随着阵痛,价格起起伏伏,牛膝也不例外。近期,川牛膝各个产地产新,后市该如何演绎,笔者先从产地情况详细分析下此品种。

        川牛膝,川地道药材,家种川牛膝主要分布在四川雅安的宝兴县、天全县、汉源县,乐山金口河区;重庆的奉节县等地。川牛膝喜寒凉湿润的自然环境。一般栽培在海拔1200-2000米的高寒山区,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以上。

        以前,四川雅安的宝兴县,乐山金口河是牛膝最地道的产区,当地牛膝其根条粗大,口感纯甜,有效成分的含量高,是质量最好的正品甜牛膝。但是天全县在1976年为了扩大川牛膝生产的种植面积,在当地品种的种子不够的情况下,从西昌调进了一批川牛膝种子,种下第二年才发现引种的是川牛膝的地方习用品——头花杯苋(麻牛膝),由于同属的植物之间很易杂交,而种植区又相对集中,在天全的周边县(如宝兴县、芦山县等)的川牛膝生产地,随时都可见到杂交的川牛膝,而纯种已不多见了。道地产区药材变得不那么地道确实令人扼腕叹息。

        一般来说,地道产区的产量应该是最大的,因为其质量、生产环节等等是最优质的,事实证明很多药材也是如此,像当归,百分之七十产量都集中在岷县;像干姜,百分之七十在罗平。但是遗憾的是,以前川牛膝道地主产区已经让出了主产地霸主的地位,现在川牛膝最大的产区已经转移到重庆奉节。乐山本来就靠近成都市场,还拥有地理优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也带着种种疑问,询问几个产地药商和种植户,得出一个结论:成本和收入!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基本相同的条件成本决定一切,相对较低的成本就保证了在这个竟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不管你是不是地道产区,是否离市场较近,是否质量地道,市场是不会在意这些的,药材地道只是在相同情况下更容易出售也更受欢迎而已。农户种植药材,不是为了济世救人,是为了生存,一般种植川牛膝的地区都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种植户种植川牛膝就是一家人主要经济来源,如果有比川牛膝更赚钱的品种农户为什么不改种黄柏、川芎其他药材呢?在相同收益情况下农户肯定愿意种植管理粗放收益不错的品种,甚至去沿海城市务工的工资要远高于种植药材,为什么不追求更好的生活。

        对比两个产地,川牛膝的麻统货和甜统货都得到市场认可,奉节麻牛膝单产更高,一般一亩地干货产量350公斤左右,第一次种植的新地产量能达到500公斤,四川产区4年亩产也就250-300公斤。奉节一般都是第一年育苗,第二年移栽,生产周期两年左右,四川金口河虽然可以两年起挖,但产量会受到影响,2-3年起挖,亩产干货只有150-250公斤。目前两个产地纷纷产新,奉节鲜货收购价格3元左右,金河口的鲜货价格3.6元上下,算上折干率,一公斤差别在1.8元,但亩产鲜货奉节2年的牛膝亩产1050公斤,金河口2年的亩产鲜货450公斤,收入高下一目了然。

        上面所说正好印证了笔者所言,成本和收入才是决定产区真正变迁的原因,大浪淘沙,只有那些成本低的产区,农户才能经得起长期低价考验,就连紧挨成都市场的道地产区乐山金口河产量都在逐年减少,何况是那些在高价时看到丰厚利润开发出来的新兴产区,一波低价估计就全部“洗白”了。

        虽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浪淘沙的淘汰太自然不过,但是如何保护地道药材产区也是我们的责任,不要在等数十年,甚至几年后,川牛膝消失变成“渝牛膝”就比宝兴川牛膝和麻牛膝杂交更让人扼腕叹息了。下期笔者会根据历史价格产量等等分析下川牛膝后市如何演绎?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白术这个品种是近两年的一匹黑马!它是改革开放有市场以来,从未有过的极特殊好行情的品种之一。2024年产新后,我们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并从个人角度预测:2024年产新至2025年产新前,白术走势会...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