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汤红]丹参的“前世今生”(上)

2014-04-16 14:59 作者: 丁钦洋 8674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丹参作为常用大宗品种,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年用量在15000吨以上。按理来说,这样的一个品种,难免会“树大招风”,但与其大品种身份不相匹配的则是,丹参行情虽起伏波动较大,但始终未能创造出大行情。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历史背景及现实因素造就了丹参的尴尬局面呢?本篇中,笔者将从其历史背景入手分析。

        一、丹参产区分布广泛

        在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的地区,适宜丹参生长,同时,由于丹参对土壤的酸碱度适应性强,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整体较低,在我国多地均有分布。随着多年的积淀,农户的种植习惯已经养成,现丹参已形成了山东、河南、陕西为主产区,河北、安徽、四川等次产区并行发展的格局。产区广泛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保障充足的货源供应,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货丰价低的局面,使丹参难走出高行情。2003年、2009年丹参价格都经历了低谷时期,这样的行情走势和产区广泛、种植面积大幅发展不无关系。

        二、产量补给速度快

        丹参每年春季下种,秋冬季节便能采挖鲜货上市,整个在地生长周期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一则产能恢复的速度极快,一旦行情有个风吹草动,农户能及时调整种植策略,像丹参在2012年价格较好,2013年时各产区便出现不同程度的扩种,即便去年出现了干旱减产现象,但由于种植面积扩大,丹参的整体产量并未受影响;二则,丹参生长过程中对资源消耗较小,除了土地资源外,丹参易种好管,对人力资源依赖度低,在劳动力日益紧缺的农村地区,可谓是个值得种植的“好品种”。和产区分布广泛相似,丹参的上述优势有时候却成为了其致命的弱点,故丹参历史上的高价行情总是昙花一现,难以持久。

        三、大品种,人气易聚但操作不易

        年用量上万吨的品种,市场、产地经营商家众多,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便能引起各方关注,但高人气并不等于高行情。其实丹参的情况与茯苓类似,同是常用大宗品种,同是一年生,同是行情上下波动明显,同是经营商家众多但行情却难以突破……除了基本面支撑力度不足以外,另一个原因在于商家操作不易。丹参年用量15000吨以上,想要控制整个盘面,没有强大的资金作后盾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丹参经营商家地域分布广,意见难以统一,跟进时间不同,往往着力点也不一样,对整体行情的抬升有限。

        在上述诸多历史因素的制约下,丹参行情虽有过大幅上涨的历史,但其最高价格仅在17元(山东 统个下同)上下,从未突破20元。现在丹参产地、市场可售货源充足,亳州市场价格在12元左右,价格比较平稳。而现产地丹参种植基本结束,今年的种植面积如何?产地的具体情况怎样?丹参后市的行情是求变还是继续平稳?丹参的现实情况能否战胜历史因素的弊端,在下文中笔者将进行深入分析。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提起独活的行情,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9年曾涨至35-40元的历史高价,但目前湖北产地价格已下滑至12元左右。独活近几年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目前生产供求情况如何?后市是否会有转机?为分析当前独...

一、2025年茯苓产新态势2025年茯苓产新集中采挖期与主产区物候特征直接相关。8-10月,云南、安徽岳西等核心产区气候适宜,菌丝成熟度达到最佳,此阶段采挖量占全年60%以上。虽近年种植区域有所...

提起重楼的行情,人们会惊叹它曾经出现的1200元辉煌时刻,也会惋惜其近年遭遇的日落西山,自2018年跌价至今,行情一年不如一年已经有八个年头,目前70来元的价格已不足高位时的零头,深深诠释了“中...

2025年亳白芷已经进入产新期,今年的开盘价低于去年,行情再创新低,对于包地种植大户来讲,多处于亏损状态,在当前少有热点品种爆出的市场背景下,低价白芷吸引不少商家的关注目光,白芷是否值得入手,成...

云南当归2025年的种植生产情况怎么样?一直是中药材市场上颇为关注的话题,进入8月后,经历了多种恶劣天气与病虫害考验的云南当归大致上可以板上钉钉,此时,发布这样一个产地调查报告更能真实反映云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