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蜈蚣减产 后市如何演绎

2014-05-23 11:56 作者: 周兴 1070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市场的热点永远在不停的变化,尤其是在今年整体药市低迷的情况下,只要有热点,那些闲散资金就像干柴遇上烈火一样,一触即发,年初成都市场的羌活像一声惊雷引爆了平淡已久的市场,后期辽细辛因连年减产又让市场火热了一把,接着就是胖大海奇迹,后来是猪苓发力,重楼不断刷新历史高价,浙贝母产新像宫廷剧一样牵动人心,我们不难发现低迷的市场还是有涨价的热点品种。

        以上都是些小热点,外围商家很难参与,去年东北野生药材就是一大热点,东北去年遭受罕见洪灾,东北那些野生品种持续了几年价稳后一飞冲天,今年我们也在苦寻冷清市场里大的热点,但似乎很难寻觅,西北三驾马车当归、党参、黄芪相继低迷,西南三雄川芎、白芷、泽泻也是产大于销,东北品种刚刚涨价后期行情还有待考证。中越关系极度紧张,进口香料有可能成为市场大热点,但是也需要时间印证。

        暮然回首,今年的热点是我容易忽视的动物类药材,当我们反应过来,这些动物类药材已经出现跳跃式大涨。水蛭产新价格连连攀升,蝉蜕行情也大幅上涨,九香虫早就破千,目前蜈蚣进入产新末期,减产消息不停被放出,蜈蚣行情也不断攀升,蜈蚣后市如何笔者和大家探讨一二。

        一、减产论

        纵观市场抛出的减产论点无非有二,一方说捕捉蜈蚣劳动力减少,另一方是说连年狂捕不容长大,都是看好后市但说法却好像有些自相矛盾。笔者调查发现,现在的农村确实出现了劳动力紧张的现象,很多农村甚至出现了空村现象,有的也是一些留守在农村的老弱妇孺,但凡有点理想的都出去打工了,这也是我们所谓的“农二代”,他们不愿意一辈子都留守在农村守着那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农村劳动力减少是成立的,由于劳动力减少总体捕捉的人也在减少。

        二是面对现在蜈蚣如此高的利润,农户捕捉积极性很高,现在湖北产地11公分以下小条收购价1.4-1.5元/条,12-13公分收购价2.3-2.4元/条,15公分收购价2.8元/条,16-17公分收购价3元/条,17-18公分收购价3.5元/条。按药商介绍,今年蜈蚣品质较好,15公分以上的大条能占到总产量的60%左右,中条占总产量的30%上下,小条占总产量的10%左右。这样一天辛勤的捕捉对留守在农村的农户来说收益不错,一分额外收入怎么会轻易放过,所以疯狂捕捉蜈蚣也是成立的。所以看来虽然产地劳动力减少了但是产地捕捉积极性还是非常高涨,上面看似矛盾的两面其实并不矛盾,无序的捕杀也侧面造就了蜈蚣资源逐年递减。

        二、功效论

        蜈蚣传统功效为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惊风,癫痫,痉挛抽搐,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毒蛇咬伤。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变,以蜈蚣为主要药味的复方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还有五毒抗癌法,以毒攻毒中药直接抗击癌毒,以毒攻毒药物大多对癌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这样蜈蚣的功效和用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动物类药与人体结构相似吸收起来也要优于植物类药材。

        就此看来蜈蚣需求非常刚性,用量增加对蜈蚣的捕杀也就相应增加,打个简单的比方也许以前全国产2000万条就能满足国内需求,现在仅湖北产量剧增到8000万条仍然供不应求,这也从侧面说明蜈蚣的用量大幅提升。但蜈蚣自身繁殖的能力已经赶不上人为捕杀的速度,用量的增加导致野生资源减少已成定局。

        三、环境破坏论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总之,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中生活。

        现在我们人类对蜈蚣生存的环境过度开发加上农药残留等等因素综合影响,这些都破坏了蜈蚣的生存环境,这也使得蜈蚣数量每年不断减少。加上这几年经营蜈蚣的商家都有钱赚,就吸引了更多人参与,蛋糕就那么大,分的人多了分到的数量自然也就少了,也给大家一个错觉:减产严重。

        四、养殖不成功论

        像蜈蚣的家养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家养早就成功,但限于成本过高收益太低,蜈蚣养殖场纷纷关门停业或者转行做其他养殖。还有人说蜈蚣养殖比全蝎还要困难,家养环境蜈蚣很难获得成功。有人说蜈蚣性情凶猛,会出现大蜈蚣吃小蜈蚣的局面,还有人说在特定环境中也可以实现几十只蜈蚣共同生活。但不管怎么说,蜈蚣现阶段还是野生供应,如果我们不想办法解决,不重视蜈蚣资源减少,蜈蚣以后的供需必将出现更大的问题。

        综述:

        蜈蚣产新尾期,减产已成定局,但是减产有没有五分之二甚至是二分之一就很难说了,现在产地药商认为没有达到自己心里预期惜售,购货商家觉得高价也持观望心态,产新没有结束一切都很难说,就此看来短期行情还是以稳为主,后期行情如何演绎就是买方和卖方博弈的结果了。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香砂价格走势与历史回顾香砂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经济作物,其价格波动深受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整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回顾过去十年行情:1、2014年历史高价期2014年香砂价格突破120元/公斤大关...

黄精作为传统中药材与新兴健康食材,近年来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然而,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张,供需天平逐渐失衡,当前黄精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供过于求的格局已形成,价格进入持续下行通道,行业或将面临长期...

五一假期将至,延胡索也到了全面产新的季节,近来汉中产区已经陆续采挖加工,预计不久新货即有上市,那么已经在百元高价位上运行了两年多近三年的延胡索,今年的产量如何?已经持续数年的高行情会不会在今年的...

祁木香属于安国地道特色品种之一,有着独特的生长特性与市场属性。因专营性较强,外围商家关注力度并不高,由于去年春季行情较好,高价犹如一剂强力催化剂,种植面积大幅扩增,生产得到恢复,大量新货涌入市场...

近年来,云木香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云木香的价格变化不仅受到供需关系、种植成本和地理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还与资本市场的介入相关。本文将结合历史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