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面临产新 北沙参将何去何从?

2014-10-13 15:08 作者: 丁钦洋 8274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又到一年产新时,去年北沙参减产价低,农民收益下降,今年种植面积有减,但长势较好。面临着产新,面对着市场的疲软,2014年的北沙参将何去何从?

  一、生产概况

  北沙参为籽种繁殖,春种秋收,当年收获。育籽须留秧苗,第二年采收,可连续采收2-3年。因此北沙参籽种生产调减速度相对缓慢,在众多家种品种中,行情波动总体较为“温和”。

  北沙参亩用干籽10市斤左右,种植时籽种须经冻化处理,因此沙参籽不能储存,近年有人曾尝试冷库储存,但因无发芽率,以失败告终,但有说,内蒙籽在当地可以储存,这一情况还须进一步确认。

  北沙参怕旱也怕涝,过旱易导致病虫害严重,过涝则导致单产下降。北沙参单产较高,如管理得当,亩产可达到400公斤,一般情况下在300-350公斤。

  北沙参剥皮加工相当麻烦,鲜品采挖后须按个头大小分级(这样是为了方便在水煮过程中掌握火候和时间),然后洗净-水煮-剥皮-晾晒。剥皮费为每市斤0.5-0.6元,则仅剥皮一项开支就达900-1000元。剥皮后须及时晒干,如遇阴雨连天,将严重影响外观和质量。因此,北沙参好种却不好加工,这也是支撑北沙参价格的重要因素。

  二、产区分布

  北沙参虽源起山东,但山东产区早已没落,基本已无货源上市。内蒙产区近年生产规模较大,质量虽略次于山东,但好于安国,多为南方食用或出口,价格明显高于安国货。安国为传统老产区,商品质量较次,多供国内需求,每年的冬春季节是其销售旺季。

  三、收益比较

  投资:籽种10斤,按今春5元价格计算,投资50元,耕地、化肥、农药等投资300元,机器收获240元,剥皮加工费900-1000元,则投资合计为:1500-1600元。(如果小块种植,自己采挖,自己剥皮,费用就低多了,但只要规模种植,必须得雇人了。因为北沙参只能冬季挖,春季不能采挖,产新时间约一个月)。

  收益:按350公斤计算,市价15元,则毛收益在5000元,扣除投资,尚有3500元左右的收入,远比种粮强(今年粮食收益是近年最高,亩收益能达到2000元左右)。但前提是你必须能付出辛苦,不怕麻烦。这个效益,如果和工值做比较,那又远不如打工了。

  四、籽种走势

  籽种是生产的基础,因此关注籽种价格的变化,对把握北沙参今后的走势可以起重要参考作用。北沙参籽去年春季达到50-60元/市斤,刺激生产,今春种植时节回落到5-6元/市斤,时下产新,价格依旧在5元左右徘徊,少人问津。根据籽种的生产特性,连续二年的低价,将导致明年重新育苗量将大幅缩减,对后年的生产将起到制约作用。

  五、今年种植情况

  2014年种植时节,籽种价格是近几年来最低的一年,生产投资缩减,因此,对主产区,有习惯种植的农民来说有一定吸引力,因此主产区的几个村镇减幅不大,而周边次产区村的农民因加工麻烦,加上2013年多雨,单产降低,效益不大,减幅较大。主产区在外地包地大户因减产缩减面积,但一些新起来的包地大户因投资低,单产高又扩种一些。总体来看,2014年河北北沙参种植面积略减,但减幅不大。

  2014年,因沙参籽出芽率不高,有经验的农户采用“多用籽”的方法提高出苗率,而一些不懂的农民则损失严重,不得不毁种改种别的品种,这也能削减部分产量。

  但2014年天公作美,保住苗的北沙参长势良好,单产量要高于去年,这又弥补了减种带来的产量下降。总体来看,2014年北沙参虽种植略减,但产量与去年大体持平。

  六、产新介绍

  时下北沙参已陆续进入采挖时期,因近半月来,当地天气一直阴多晴少,新货上市量不大。但受产新压力,价格还是略显疲软,现统货价15元左右。内蒙产新较早,受今年种植面积减少影响,产新以来,走销顺畅,价格略升,现价40元,随着商家库存得以补充,近期购销转缓,价格暂稳。

  2014年,市场整体需求不足,这无形中增加了北沙参的库存量,而新货量未减,又有库存制约,如今冬明春销售旺季,需求仍未能好转,则北沙参后市仍有小幅回调可能。

  当前地产多数品种的效益“挣扎”在种粮效益线上,明年,农民的种植心态将是关键。什么品种价位都不高,效益都一般,习惯种植农民自然选择种植自己熟悉的品种。况且今年北沙参籽种充足,质量较好,价格便宜,因此,北沙参行情疲软,有利于明春生产的调减和库存的消化。

  近期,北沙参关注力度增加,商家还是主要基于工值角度来考虑,从工值角度讲,北沙参价位的确不高。另一方面,籽种已经连续两年超低,其生产环节将出现调整,从长线角度来看,北沙参是值得关注的品种,但商家不宜操之过急,毕竟当前市场需求不足、人气不高、库存有量、籽种充足,过早拉升价格,将重新误导农民!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黄芪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今年以来产地和市场的情况表现都不乐观,且行情并随市场环境调整而下调,目前产地中条货价格在14-15元左右,毛芪药厂货价格在11-12元,处于近年的低位。...

南五味子今年以来无论是上半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是近来的产新期间,产地和市场的情况表现都不乐观,行情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目前市场净货价格在40元左右,处于近年的低位,造成今年南五味子行情持续走低的原因...

白术这个品种是近两年的一匹黑马!它是改革开放有市场以来,从未有过的极特殊好行情的品种之一。2024年产新后,我们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并从个人角度预测:2024年产新至2025年产新前,白术走势会...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