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中药材行业百态——那些和附子相关的人和事儿

2015-07-29 17:37 作者: 支敏 1465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附子,在这两年低迷的药材市场中无疑算一个明星品种,今年是附子涨价的第三年,目前正是陕西附子产新的时候,小编将通过采访附子种植户、加工户和收购商来了解附子和他们之间那千丝万缕的关系。

       种植端 采访对象:江油附子种植户何兴友、吴远洪    采访时间2015.7.27


       何兴友和吴远洪分别是江油市彰明镇北江村7队和8队的队长,他们从1983年开始种植附子,到今年已经有32个年头,从他们那里我们可以了解到附子这30年的发展情况。(下图为何兴友和吴远洪)

[attach]1704[/attach]        [attach]1705[/attach]
    价格低廉导致种植面积逐年缩减

        据两位队长介绍,江油种植附子历史悠久,在土地分配到户以前就已经开始发展种植,那时候是集体公社种植,附子的质量和产量都不是特别好,到1983年土地分配到户后农户开始自己种植,在精耕细作下附子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但那个时候附子价格不高,最便宜的时候一斤鲜附子才卖5毛钱,这极大的打击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到2013年前种植面积基本上是呈逐年缩减的趋势,主产区云南、陕西的情况和江油基本一样。

   近年高价刺激下的疯狂扩种

        2013年下半年附子价格开始攀升,这是库存消耗殆尽、种植面积逐年缩减产量下降的集中表现,但2013年附子的行情爆发是在产新以后,农户基本没有挣到钱,当年扩种并不明显,到2014年产新朴实的种植户们也开始和收购商较起劲来,低价不卖,在没米下锅的情况下,加工户不得不提高鲜货收购价格,农户开始得到实惠,陕西、云南、四川产区都出现了扩种,尤以陕西和云南最为明显,两位队长也告诉小编,他们的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而且表示只要有地,还是非常愿意扩大种植规模。


   高价导致种植成本增加

      两位队长告诉小编,虽然现在的鲜货价格高了(今年一斤鲜附子能卖到12.9元,大个的可以卖到16元),但种植成本也增加不少,比如去年的种子就卖到17元/斤,一亩地需要300-400斤的种子,亩种子费用就在5000-6000元。如果是包地种植的大户成本更高,他们基本是请人,一亩田挖附子要18个工,断尖(2次)要20个工,还有除草、施肥以及管理等10来个工,一亩地附子从种植到收获需要50左右的人工,一个人工按照100元计算就是5000元,一亩地平均亩产1000-1200斤鲜附子,除去成本亩纯利润也就几千元。而且附子怕涝、怕旱,一旦天气出现异常极易出现发病死苗现象,今年我们这里的附子就因天气太旱死了很多苗子,产量下降明显。

      成本保卫战已经打响

      为了节省采挖附子的人工成本,今年已经有种植大户购买机械采挖附子,该机械采挖一亩耗时3小时,相当于12-15个人工,收获效率高,破碎率低,极大的降低广大附子种植户劳动强度,提高了利润。(下图为采挖附子的根茎药材收割机)

[attach]1706[/attach]

   小 结:通过对附子种植户的采访我们可以得出,这两年的高价已经调动起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在积极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种植思路和策略,不过难免会有跟风种植者,毕竟需求都有个限度,如果没有人引导他们科学规范的进行种植,盲目的扩种也避免不了烂市的结果,最后受伤的还是农民。

        加工户      采访对象:江油附子加工户禹棚        采访时间2015.7.28

        禹棚,23岁,绵阳江油彰明镇人,在禹棚的脑海中关于附子的记忆应该是从他祖父那里开始的,父辈们多是传统的种植附子,到了禹棚这一代他们开始转型成立合作社、办加工厂、不断提高和改善加工技术,年龄不大的他已经从事附子药材生意长达5年的时间,现在我们将通过禹棚的视角来了解附子给他带来了哪些变化。(下图为禹棚)

[attach]1707[/attach]

禹棚
    传统加工方式将被取代

        在江油传统烘干附子的方法是用土炕加工,温度也是根据加工者的经验来判断,这样加工出来的附片一是含硫,二是每批货的质量存在差异,片形和颜色都较差。现在我们采用新式整体烘房技术,该技术是用电控制,燃煤作为热源,而且现在都是干烧锅炉,用的电主要限制于动力电,电机在正反转的时候将热风传送到房间里进行排潮,通过室内的感应器,能够根据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火力来调节温湿度,温度是恒温变频的,新的这种加工方式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加工出来的附片觉得不含硫,片子干净,因为都是将附片放进一个密闭的房间进行烘干,很好的杜绝了外面的杂质污染,在国家和市场监管力度加强的大前提下,传统的加工方式将逐步被新型加工方式取代。


    药界开始呼唤还原药材本真


      根据这两年附片的走势情况来看,生附子的用量在逐年增加,医用领域也在逐渐扩大,主要应用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民间的经方医生、扶阳医生也就是张仲景那一派的医生用的多,因为生附片更能保持药效,也更受民间医生的欢迎。现在生附片年用量应该在60-80吨,在5年前很少用生附片,基本都是用熟片,现在像胆水这些熟片,主要还是大药厂在使用,而且熟的和制的用量在饮片方面在逐渐减少,一些医生为了追求附子的道地和药效,在产新期间基本是和加工户同吃同住,他们这种行为很让人感动,在假药劣药充市的今日,已经有这样的一部分人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本着为病人负责的态度寻求着好药材,我想这慢慢也会成为一个大的趋势。


    保鲜技术是困扰加工户的最大难点

       附子属于大热、耐寒、怕水、怕热,江油进入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因此江油附子也叫隔夜烂,极难保存,目前都还没有长时间的比较好的保存方法,在以前人们都是加胆巴保鲜,现在一些大户建有自己的冻库,通过低温冷藏来对不能及时加工处理的附子进行保存,随着烘炕技术的提高,以及加工量和产量的增加生附片的产出量才较以前有所增加。

    质量把控无谓后市涨跌

       在江油像我们这的加工户不少,但大部分加工户还是按照最传统的加工方式加工附子,目前大货市场还是认可胆巴炮制,他们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根据客户需求来加工含胆熟片,而且这部分货源大多是被雅安三九、好医生、以及康美药业买走,但随着市场的优化,而且现在一些用药大户和药企已经慢慢跳过中药材大货市场,直接从产地购进货源,只要在货源质量上严格把关,后市就算附子行情出现波动,对我们影响也不会很大,毕竟我们不是靠囤积居奇来做生意,顾客看上的也是我们产量的质量。

    小 结:附子加工户在附子生产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游种植户和和下游销售端都离不开他们,加工户的实力和观念将直接影响附片的产量和质量,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只有不断创新,打破传统才能俘获消费者。

      收购商       采访对象:陕西汉中附子收购商陈宇       采访时间2015.7.28

       陈宇,略显安静腼腆的陕西汉中男孩,今年才28岁的他已经从事附子种植和收购长达数年时间,据陈宇介绍,从祖父开始就和附子结下了渊源,父辈和祖辈主要从事种植工作,到了陈宇这代开始收购,他将告诉我们近几年附子对他们的影响。

[attach]1708[/attach]
陈宇

       13年我与附子高价擦肩而过

       2013年汉中附子产新的时候行情并没有太大的波动,那时候一些产地大户手里还有一些陈货库存未完全消化,鲜货收购价格不高,那会我们都只是随买随卖的给大户收购一些鲜货,也没有想过囤积货源,到产新结束,附子价格就开始逐渐攀升,到12月份,前期13元/公斤的川乌个子价格上涨到33.5元/公斤,我们就这样毫无预感的和行情擦肩而过。

       14年卯足劲大干了一场


        在吃了13年的亏后,我们产区的农户和收购商们开始吸取失败的教训,产新时大家都不着急出售手里的货源,并且开秤价比13年的时候高,在产量尚未大量增加,附子加工户又不断买货的情况下,鲜货行情开始步步攀升,这一次产地种植户、小贩和收购商们都分到一杯羹,这一年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扩种自然也成了顺利成章的事情。

       15年扩种、增产、扩种逼得我被迫转行

       现在我们当地附子采挖已经进入中后期,因去年种植面积扩种明显,加上今年风调雨顺,长势良好,今年附子产量较去年增加很多,鲜货价格也由产新初期的16元/公斤下降到现在的12元/公斤,干货价格已经下降到36元/公斤,就算这样近段时间打电话咨询附子种子的客户还特别多,主要是湖南,河南,浙江,安徽的客户,估计明年种植面积还会有所增加,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开始转行做其他生意,目前主要培育花卉苗木,中药材行情波动太大,我们也只能根据市场行情来选择自己的出路。

    小  结:产地收购商在附子的整个生产环节中扮演着搬运工的角色,他们一般每公斤赚取几毛钱的利润,在掉价的情况下下家不接货,货源滞留手中会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周转,而且中药材存在着暴涨暴跌,这是促使产地一些收购商不得不另谋生路的根本原因。

    总  结:通过对附子种植户、加工户和收购商的采访我们可以看出最近三年他们各自的人生百态,有喜有忧,但总的来说,附子让他们在这几年都挣了钱,不过连续三年的涨价已经埋下了隐患,种植面积的扩张已经产量的增加会最终让附子的涨价阶梯崩塌,最后小编祝愿附子的从业者们能结合市场行情来制定种植和加工计划,打破暴涨暴跌的定律,愿从业者们各自安好!!!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香砂价格走势与历史回顾香砂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经济作物,其价格波动深受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整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回顾过去十年行情:1、2014年历史高价期2014年香砂价格突破120元/公斤大关...

黄精作为传统中药材与新兴健康食材,近年来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然而,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张,供需天平逐渐失衡,当前黄精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供过于求的格局已形成,价格进入持续下行通道,行业或将面临长期...

五一假期将至,延胡索也到了全面产新的季节,近来汉中产区已经陆续采挖加工,预计不久新货即有上市,那么已经在百元高价位上运行了两年多近三年的延胡索,今年的产量如何?已经持续数年的高行情会不会在今年的...

祁木香属于安国地道特色品种之一,有着独特的生长特性与市场属性。因专营性较强,外围商家关注力度并不高,由于去年春季行情较好,高价犹如一剂强力催化剂,种植面积大幅扩增,生产得到恢复,大量新货涌入市场...

近年来,云木香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云木香的价格变化不仅受到供需关系、种植成本和地理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还与资本市场的介入相关。本文将结合历史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