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芈月传》中医药文化之白果炖老鸭吃得对吗?

2015-12-22 17:25 作者: 杨帆 1217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时令进补,自古有之。今日是冬至日,传统认为今天是人体阳气开始回升的日子。吃点热腾腾的饺子,抵御一下寒气不失为食补良方。扫描一下《芈月传》第四十三集场景中,同样出现类似的时令进补方法。这道滋补膳食究竟是什么?滋补的时间是否存在问题呢?

  场景一: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为每年2月4日前后)过后数日(剧中未提时间,但从衣着变化来看时间间隔应该不长)芈月晚餐时分带着嬴稷吃饭。恰逢秦惠文王前来,于是夫妻俩一起进餐,主菜就是白果炖老鸭。

  其中涉及到了两位中药:白果、老鸭(鸭肉)。

  可能就有人要问了,鸭肉也是中药吗?答案是肯定的。早在汉朝末年的医书《名医别录》中,就已经将鸭肉作为一味中药收录了,只不过当时鸭子的名字还不是鸭而是鹜。此后南朝人陶弘景就专门注明“鹜即是鸭,鸭有家,有野”。由此可见,剧中的说法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白果炖老鸭”改成“白果炖老鹜”更为合适。

  而膳食中的另一味药白果,原植物是银杏。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物种,号称植物中的“活化石”,生存已经超过数亿年,故先秦时代秦国应该是有银杏存在的。但国内对银杏的最早记录1157年成书的《绍兴本草》,而此前,白果究竟叫什么名字就无从考证了。所以说,剧中的白果是不是该称为是白果还需细细考证才是。

  场景二:秦惠文王留下进餐,芈月为他介绍说:鸭肉性凉,大补虚劳。

  鸭肉真的是“性凉,大补虚劳”吗?

  依照现代中医理论而言这句话其实是有问题的的。据《中华本草》记载,鸭肉“味甘,微咸,性平”,有“补气益阴,利水消肿”之功效。但过去的医家文献所载的鸭肉却不完全是这样,详细情况见下表:

  上表中可以发现,古人对鸭肉的描述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由“冷,微毒”向着“甘、平、无毒”转变的。换而言之,剧中台词虽然和现代中医理论中关于鸭肉的论述相悖,但却是符合当时国人对鸭肉的认知的。在此笔者不得不为剧组点个赞,毕竟不用心的话是很难看到这方面的不同的。

  另外,药王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写道:“六月勿食鹜肉,伤人神气。”反观剧中,根据前文推论芈月吃“白果炖老鸭”是在立春后数日,虽然秋冬进补季已过,但也不算太晚,并不会出什么问题。

  附录:白果炖老鸭做法及相关饮食禁忌

  一.做法

  1.将白果去壳,开水烫去黄衣,剔去果芯;

  2.将老鸭洗净,斩成小块,开水除去血污及腥味;

  3.将鸭块、白果放煲内,加入陈皮、姜、料酒、胡椒、旺火烧沸,小火煲至鸭肉酥烂即可(约2小时)。

  二.饮食禁忌

  鸭肉:外感未清,脾虚便溏,肠风下血者禁食

  白果:有实邪者禁服。生食或炒食过量可致中毒,小儿误服中毒尤为常见。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