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白前躁动 行情能否一飞冲天

2016-04-13 13:40 作者: 解占梅 14199浏览 0评论 1 0 举报

【天地网讯】


    2015年白前产新开始,行情就开始躁动不安,这是不是预示着新一轮的行情即将出现呢?行情能否像2011年那样再次一鸣惊人?

一、品种概述

    常见的白前草又称柳叶白前或水杨柳,为常用野生植物药,以其地下根茎和根部入药,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等功效。白前作为一味降气止咳化痰药,可生用或密炙用,在民间应用广泛。《本草衍义》曰:“白前,保定肺气,治嗽多用。以温药相佐使,则尤佳”。《本草纲目》曰:“白前,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有痰者宜之。若虚而长哽气者不可用。张仲景治嗽而脉沉者,泽漆汤中亦用之”。

 

    过去作为白前草药的来源依靠野生资源,但长期存在的同名异物现象,使混淆误用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与同科同属的白薇,互相颠倒使用比较普遍,自20世纪80年代后,此类现象墓本纠正。后期白前的年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野生的产量却时高时低,货源时紧时松,经常产不足销。 
 
    为了提高白前产量和质量,江西、湖北引野生为家种成功,80年代中期两省家种白前年产量都到过400-500吨,满足了市场供应。家种白前已占有市场主导地位。

二、历史价格回顾

 

家种白前价格走势图

    白前属于小三类品种,该品种市场需求不大,从价格走势图可见,2010年以前一直默默无闻,价格长期在7元以下的超低价位运行。2011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飞奔上扬,从年初的25-26元起步,到8月在170元高价迎风飘扬,令多数大宗品种嫉妒不已。

    而该品的补给速度较快,在高价位的时间并不长,2011年产新后价格便逐步下滑至55-30-15-13元。2012年白前产新后价格进一步下滑至8-8.5元。近几年白前价格小幅回调至9.5-11.5元之间,而从2015年底开始产新,白前的价格就小幅上调,目前市场统货价格在19元左右,无硫片的价格在25元左右。
 
三、产区现状

    白前的家种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新洲区、来凤县及团风县。当地的产量占全国的总产量90%左右,而野生资源产区虽分布广泛,但皆是以零星散生分布,没有成片资源,采挖费工费时,劳动收益无保证,所以家种白前占市场主导地位。

    湖北产区是种植白前的老产区,多以种子为主,种子比根茎种植产量更高,2011年出现白前的历史高价,再高价引诱之下,种植面积急剧增加,产区库存充裕,后来行情下挫,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商家关注力度逐渐降低。

四、需求量及库存
 

白前产量及需求图

    从白前的年产量及需求图可见,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及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白前的需求量稳步上升, 白前目前主要用作降气、消痰、止咳,是生产强力枇杷露、枇杷止咳颗粒、橘红痰咳颗粒、止咳胶囊的原材料,这部分年需求量在900吨左右。每年还有200-300吨的量用于进出口贸易。
 
    需求量每年在增加,但是产量不增反减,据产地商家介绍,白前种植周期约9个月左右,亩产在400公斤左右,按照之前产区低迷的价格10元来计算,一亩地的总收入在4000元左右,而种植一亩白前需要的成本在3500左右,那么净利润在500元左右,利润低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自2012年以后种植面积每年在减少,随着库存的消耗,行情上行似乎势在必行。


五、后市分析

1、库存薄弱
    2011年白前的价格升至170元左右的高价,由于该品种从来未涨到这么高的价位,在高价刺激下栽种面积扩大不容置疑,2011年人们盲目扩种产量增加到2300吨,远大于年需求量。当2012年价格接近往年同等价位时有商家开始囤货,但后期行情一直未有好转迹象,很多人开始慢慢的释放自己手里的囤货,导致产地一直维持货量充足的状态,尽管有需求,行情却回天无力。随后2013-2016年价格低迷,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连年缩减,但需求量在增加,陈货库存不断被消化,时至今日,产区库存已非常薄弱。


2、种植面积增加
    以2015年产区统货的价格计算,产区租地种植的大户,利润微乎其微,种植面积不断减少,2016年开始行情有转暖迹象,现阶段产区种植早已结束,田里的苗子已经有四五公分高,商家介绍,今年湖北省大力推广扶贫计划,支持贫困户种植白前,每亩补助500元现金,对于农户来说每年种植什么都是种,白前的面积较去年略有增加。

3、人工费用增加
    白前的采挖加工过程繁琐,人工费是每年确定成本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商家介绍一个人一天最多能采挖一分地(一亩等于十分),近几年随着人工费越来越高, 采收期人手短缺,工价更高。

4、需求量稳定
    现在全国年需量在1100-1200吨之间,其中用于进出口贸易的200-300吨,随着中草药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后期需求量有望逐步增长。而短期内需求量趋于平稳。

    综上所述,该品种产地较集中,一旦生产遭到破坏,库存得到消化,有一天仍会出现预想不到的行情。小品种也能产生大行情。而时下需求量稳定,库存虽被消耗,但并未出现供应缺口。白前的采挖加工过程手工操作性强,要大量劳动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推高了中药材的市场价格是主因。在今年产新之前白前的行情仍有上升空间,但并不具备大涨的动力。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