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乌梅价涨 后市如何运行?(图)

2016-06-27 09:30 作者: 尹悦 12155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自今年乌梅产新以来,市场商家陆续赴产地采购,带动产地行情稳步上涨,青果产地售价2-2.5元/公斤不等,较去年同期上涨0.4-0.6元/公斤。今年乌梅的行情不降反涨,与往年的销售情况有所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乌梅产新价扬呢?未来走势如何?


  一、乌梅近期交易情况


  1、 市场情况:


  亳州市场:近期市场乌梅货源小批量走动较前期有所好转,价微升,现炙乌梅统货市场售价15-17元间。


  荷花池市场:乌梅正值产新,近期产地及市场货源走动均较良好,带动行情略有上浮,目前市场炙乌梅统货售价15-17元。


  2、 产地情况:


  四川大邑:近日高山区的农户已有零星采收鲜乌梅,干货大量上市预计还要等1个月后。今年当地乌梅因花期降雨量偏大导致结果率下降减产,当地农户预估减产2/3。目前产地有商家报价青果2.8元/公斤,炙乌梅售价13-14元/公斤,每公斤产地售价较去年同期上涨2元。


    福建上杭:目前乌梅产新已经结束,受今年花期雨水偏多影响,产量减少约1/3以上,导致近期产地行情出现上涨。目前产地青果售价涨至3元/公斤,折干13-14元/公斤。


  云南保山:由于今年前阶段生长期间遭受低温天气,加之南方多阴雨天气,导致部分产区长势不佳,鲜果的价格较去年同期价格上扬,现本地鲜果收购价在2-2.2元/公斤,从福建、广东产区买回的货在2.3元/公斤;新货干品陆续应市,近期有商家询问,但多嫌价格太高,购买意愿不强,炙乌梅统货持货商要价在11.5元/公斤以上。


图1:云南保山乌梅青果采摘近尾声


图2:等待加工的乌梅青果


图3:正在陆续熏烤的乌梅青果


图4:正在加工的乌梅颜色渐变

图5:最后加工完毕的炙乌梅


  二、影响行情的因素


  1、产区分布较广,产新时间长。乌梅主要产于我国福建(上杭、长汀、永泰),四川(大邑、达州、北川、马边),云南(腾冲、洱源、大姚)等地。每年的夏季是乌梅的产新季节,由于三大产区的地理气候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产新时间顺序为福建、云南、四川。而各个产区产新时间上的差异,将乌梅上市时间拉长,避免了新货集中上市对市场行情的冲击。


  2、食用需求为主药用为辅。乌梅作为药食两用的品种,食用需求量占比为主,药用需求为辅。每年产新时,各产区的食品厂、酒厂、饮料厂等纷纷购进鲜货加工,而大部分货源作为鲜果消耗后,留下的小部分货源加工成乌梅药用,相对来说,鲜货价好农户一般愿意采摘鲜货直接出售,省去了中间加工环节,导致最终干货产出量较小,缓解了药用压力。国家食药监总局中成药配方公开信息显示,当前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备案的中成药中,仅有135种产品配方中含有乌梅。同时,通过与产地经营商家交流,多商家仅在乌梅产新季才经营该品种,多属于顺带经营,而市场缺少专营商家,整体关注度低,难以促成商家之间的联动,乌梅人为参与因素极少。


  3、易受气象灾害影响。乌梅作为果实类品种,在开花期易受气象灾害影响,2016年乌梅开花时由于福建、云南、四川主产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雨,使乌梅结果率低于往年,因此今年预计可采收货源量会大幅减少,待各地产新结束后今年乌梅全国新货实际产量也将揭晓。


  4、采摘、加工成本逐年递增。乌梅采摘、加工对人力资源依耐性极强,近年随着人力成本提高,农户外出打工收益增加,若乌梅价格低廉,则农户采摘积极性较低。若果加工成干品,成本还要增加。福建果农商家向笔者算了一笔账:福建产区目前日均人工值150元,按照今年减产情况计算,人均每天采收青果200斤左右,折干20公斤,每公斤的人工采收成本在7.5元。此外,乌梅在加工过程中,高温烟熏烘烤费用还需要投1元。而目前产地炙乌梅统货售价13-14元/公斤,农户依然感觉利润微薄。由此可见,乌梅的采摘、加工成本的逐年递增,已有力支撑行情的坚挺。


  三、后市分析


  近期乌梅行情出现产新上涨,既有今年三大产区减产的利好影响,也有逐年递增的人工成作为行情支撑。受制于药用需求量不大的局限,乌梅未来药市行情的涨幅还将受产地鲜果的行情而变,但大涨时机未到,勤进快销经营或为良策。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