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重磅分析:2016年,人参前路何去何从?(下篇)

2016-07-21 10:03 作者: 陈朝阳 12272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在《2016年,人参前路何去何从?》(上篇)中,笔者重点分析了人参当前的行情,以及导致期价格波动的历史原因。在下篇中,笔者将着重分析人参的生产发展情况、产量库存以及需求变化,从而得出今后几年人参的行情走向。


图1:笔者自己家位于黑龙江的参园



一、人参的核心产区不断迁移外延,宜产区不断变化

    

    人参在明末以前,药书记载的是上党地区出产,也叫上党参,很多人认为古代的人参其实是现在的党参。但从史料记载的图形来看就是现在的人参品种,而不是党参。古代的上党地区主要指现在山西的长治和晋城两市,当地人参是是参中的上品。到明末以后,上党地区已被采挖殆尽,为了保证药用,开始大量引入辽东人参。在明末时期,人参野生的量还是比较大,完全可供应药用。

图2:结果的人参非常鲜艳亮丽

 

1.人参最初的主产地在辽宁新宾和桓仁


 到了明末清初,由于满族人把长白山作为自己的祖居宝地,把辽东人参当做奇珍,禁止外人采挖,药源出现了严重紧缺。从而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人参种植,最早的集中种植区在辽宁省宽甸县振江乡石柱村。并且最初人参种植不是在林下而是在缸里的,这就是“石柱参”的来历。


 到了清朝中后期,满清衰落,对长白山地区的监管放松,人参出现了半官控半私人的发展过程,逐渐把产地转移到辽宁的新宾和桓仁两地。一直到民国初期,辽宁都是人参主产地,几乎占到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2.吉林通化成为人参第二轮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种植过人参的人都知道,在还没有大规模大田种植之前,人参几乎都是林下种植的,而且从前也没有那么多的农药来杀菌。因此,人参栽培过的土地,几乎要30年以后才能再次轮做。随着新宾和桓仁参土(宜种人参的林地)消费殆尽,在民国期中期,人参开始向吉林通化地区转移。主要在通化周边地区和集安县,白山地区的靖宇和抚松也开始有小规模的种植。在民国时期,通化地区的产量后来居上,接近辽宁产量,两地共同占了全国总产量的90%。

 

3.人参产地的第三次转移,才是大家熟知的长靖抚地区


 随着人参种植的进一步发展,抚松县在建国后人参种植规模已经开始超过通化地区和新宾桓仁地区。1949年 8月,政府通过没收地主参园,在抚松县松江河建立中国第一个国有参场,即抚松县第一参场,随后在抚松县又建立了另外3家参场。从此,开始奠定了抚松作为人参之乡的名称,人参也掀起了第二轮的种植高潮。


 随后,国家又先后在吉林长白、靖宇等地建立多个参场。至此,第三轮人参主产地已转移到长靖抚地区。由于计划经济影响,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90年之前,长靖抚地区的人参种植量都在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4.人参的第四次转移,长靖抚地位下降


 人参的第四次产地转移任然脱离不了30年轮作规律。在长靖抚地区人参种植土地开始匮乏后,大约在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以及人参需求的第二轮高峰到来(提取人参皂甙在国外开始成熟)。大量抚松种植户开始去吉林敦化、延吉和黑龙江牡丹江地区寻找合适的土地种植人参。到了2000年以后,黑龙江、敦化、延吉三地产量已和传统的长靖抚产区各占一半。

 

5.人参的第五次产地转移,黑龙江已后来居上成为主产区


 到了2000年以后,由于种植技术的飞速提高;再加上黑龙江的土地面积广阔,成本远远低于传统人参产区,因而人参在黑龙江开始大规模扩种。目前黑龙江的产量已和吉林(包括长靖抚地区,敦化和延边地区)全省之各相当,即各占50%左右。预计2017年以后,黑龙江产区的面积会全面超越吉林,甚至可能会达到全国种植面积的90%以上。


   人参目前在国外(日本和韩国)都是大田生产,不再去毁林种植。近些年国内也在学习大田种植,但是还有一定技术瓶颈,暂时无法替代林下种植。如果人参在未来30年还没有完成大田种植推广的话,估计下一轮的主产区就只能去内蒙古或者俄罗斯发展了。

 

二、人参生长周期导致其年产量变数非常大


图3:准备移栽到林下的参苗


    人参虽然说是生长期4-6年,但实际上从第3年就会有参农采挖以赶行情,采挖规模最大的年份是第4年和第5年。这种生产特征会直接导致人参的产能变数很大,即价格一高或者从高位落价时,都会刺激参农加大采收量,3-6年的产量都会出来,从而平抑行情。


  由于前期高价刺激人参生产恢复,故从2015年起人参整体产量开始加大,当年大约有5000吨左右的产量。到2016年如果三年的鲜参不大面积起土的话,产量估计在6000吨左右。


  再加上当前国内的中药品质要求提高,至少4年以上的人参含量才合格,这将拉长产量高峰期的出现。因而,笔者估计人参下一轮的高峰产量期,会在2017年和2018年才会出现。


三、人参的库存和需求量


1.人参的库存量


 从2008年低谷期开始,人参从来都不缺乏大的资本投入,金融属性已经非常明显,因此,潜在的人参库存不会是个小数字。但这些大企业主要是本身就有需求的企业,提前在价格低谷期储备原料,以备未来两三年用。故虽然目前2016年产新还没有开始,市场进入了休眠期,但大批量的货源走动仍存在。


 据笔者所知,目前人参库存量较大的分别是山东东阿、吉林吉安和上海三家知名企业,每家企业库存都不会低于1000吨(留作自身企业备用3年的量)。再加上其它需求企业和市场散在库存,预计人参当前的库存量应接近5000吨。


2.人参的需求量


图4:人参的需求量分布图


 人参近几年的国内和国际需求量大约在5500-6000吨之间,但随着人参价格回落,预计2016年人参的需求量将超过6000吨并保持上升态势。目前人参在全球的需求分布如上图。


四、结论


1.从数据上看,似乎2016年人参有产大于销的局面。但目前最大几家库存企业的货源短期内不可能参与流通,因而整体供需基本平衡,人参今年年价格暂时不会出现继续的大幅跌落。


2.从2016年国内整体中药材走势来看,中药原料被做为金融属性的特征已经非常明显,特别是人参、三七这些多年生的药材,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故资本介入因素将直接影响人参后市价格。


3.2017年人参会进入第一个产新高峰,其价格行情估计会和2008年的情况很像(大家可以产考上篇的价格图表)。即进入下跌期运行一段时间,随后再开始逐步反弹过程,迎接新一轮辉煌期到来。


总之,近两年国内市场环境的复杂性,让人参行情走势看起来有些扑朔迷离。只能说短期内人参大幅涨价绝无可能;但是否会再一次大幅度的落价,也有待庄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决定。

 

(作者系黑龙江人参专营商和种植大户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一直以来,鸡血藤的市场价格大部分时间都是在10元以下徘徊,即使是中药材行情普涨的2024年,其价格也是仅上涨3到4元之后不久便转而回落,继续着它的低价之路,缘何这么多年以来鸡血藤的行情不能像其它...

连翘一直是备受商家关注的焦点品种,目前2025年连翘产新已悄然收尾,从产新情况看,连翘减产成为不争的事实,造成产量大幅减少,但从市场看,并未因减产而掀起太大波澜,行情震荡幅度不大,而造成当前局面...

提起独活的行情,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9年曾涨至35-40元的历史高价,但目前湖北产地价格已下滑至12元左右。独活近几年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目前生产供求情况如何?后市是否会有转机?为分析当前独...

一、2025年茯苓产新态势2025年茯苓产新集中采挖期与主产区物候特征直接相关。8-10月,云南、安徽岳西等核心产区气候适宜,菌丝成熟度达到最佳,此阶段采挖量占全年60%以上。虽近年种植区域有所...

提起重楼的行情,人们会惊叹它曾经出现的1200元辉煌时刻,也会惋惜其近年遭遇的日落西山,自2018年跌价至今,行情一年不如一年已经有八个年头,目前70来元的价格已不足高位时的零头,深深诠释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