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重磅解析:2016年太子参产新报告

2016-07-23 11:18 作者: 张艳 978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2016年,太子参这个多年来的药市“妖股”,再次成为药市明星。价格从低谷反弹,然后一路如火箭般上窜,成功实现“咸鱼翻身”价格翻番。

    太子参为何会出现如此夺目行情?各大产地都发生了什么?我中心在产区信息站及专营商帮助下,对当前国内核心产区产新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现分享太子参产新报告如下:


一、三大产区均受不同程度阴雨影响,部分产区灾情明显


    据调研,从今年春天开始,国内三大太子参产区福建柘荣、贵州施秉和安徽宣城先后进入阴雨季节。特别是福建柘荣,涝害影响最为明显,减产幅度接近60%;而随后安徽宣城亦进入连续降雨,部分地方甚至暴雨成灾。涝灾,一方面影响了太子参的采挖;更为麻烦的,则是容易造成太子参出现腐根烂苗现象。

    从目前产新进度来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福建拓荣是在6月开始采挖,截止目前还有三分之一的药材还未采挖,上市量较少,预估8月初采收完毕;贵州施秉也受不同程度的雨量影响,预估还有20天左右采收完毕;安徽宣城距离产新结束还有大概半月左右,目前还有三分之一的药材还未采挖。

    加之前几年行情低迷,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各大太子参产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生产缩减。整体汇总如下:


1.福建拓荣产区

图1:本网信息专员今年春天所拍的福建柘荣被遗弃的太子参田地


    据调查,该产区2015年产量在1500吨左右,2016年产量预计在700吨上下。同比去年减产幅度达到55%-60%。截止目前,产区库存还有1000吨左右。


2.贵州施秉产区

    据调查,该产区2015年产量在1800吨左右,预计2016年产量在1000吨上下。同比去年减产幅度达到45%-55%。截止目前产区库存预估有800吨左右。


3.安徽宣城

图2:安徽宣城连遭强降雨,水阳江水位大幅上涨,太子参被淹


图3:今年的安徽宣城太子参个体瘦小


    据调查,该产区2015年产量在400吨左右,2016年产量在150吨上下,同比去年减产幅度达到62.5%-65%。截止目前,产区库存大概有150吨左右。


图4:2015年以及2016年产量对比柱状图


图5:三大产区库存量(截止2016年7月)


4.安徽及贵州等副产区

    由于前期价处高位,太子参近6年时间引种较为明显,目前已经形成规模化种植的如贵州都匀、遵义、剑河;以及安徽广德、山东等处。虽不及三大产区产量集中,但次产区整体产量加起来预计接近 350-400吨。


二、受灾情和低价诱惑,太子参人气迅速聚集价格上行


图6:2016年5-7月统货太子参价格走势图


图7:2016年5-7月统货太子参价格一览


    以2016年太子参产新前后5月至今为例,三大产区统货太子参还未产新时,价格均在60-70元/公斤(下同)徘徊;6月产新上市,价格开始迅猛上涨,首次突破百元,波动幅度大,平均涨幅在59.74%。

    7月来临,产地和市场涨势趋于稳定,平均涨幅在21.06%。总览产新前后这3月,福建拓荣平均涨幅在39.37%,贵州施秉在39.97%,安徽宣城在41.86%。

    目前各产区价格如下:

    福建拓荣太子参小统在102元,中统在110-120元,大统在140-150元,贵州施秉价格近期刚逢集价格涨势较大,小统在120元,中统在130元,大统由于严重缺货价格在150-180元不等,安徽宣城地区太子参小统在110元,中统在125元,大统在140元。


三、今年破百涨势背后的原因


    根据前面所述,近期太子参价格上涨明显,那么背后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在于以下三点:

    一是太子参本身价处低谷,易于抬升;

    二是产区的连续降雨造成的受灾减产,人气因素重新聚集;

    三是有资本运作迹象。


四、太子参后市行情,200元是一大关


    但有以下几个因素将不利于太子参后市再创辉煌:

    一是太子参整体上还属于供大于求品种,今年新货产量预计不会低于2300吨。加上目前企业和囤货者手中库在5500-6000吨之间,2016年太子参供给量将保持在7000-8000吨之间。以4500吨左右的年需求量计,明显产大于销;

    二是近些年副产区变化较大,此起彼伏,保不准哪里就冒出来新的产量;

    三是太子参连续价格波动,多家需求企业早在低位时备有一定库存,估计不会高价位接盘。

    太子参后市走向关键是看存货者的期望值和运作手法。以目前价位及太子参的辉煌历史,产地药农必然会对其后市抱有更高要求,出现产新后惜售心理。存货者可以利用这种心理让广大药农和收购商托市,从而将价格拉升到心理预期后悄悄出仓。

    所以,个人观点认为今年的太子参行情,产新后仍有一波上升行情,但200元将会是一个大关,很难突破。如不出意外,在此线以下会进入下跌通道。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连翘一直是备受商家关注的焦点品种,目前2025年连翘产新已悄然收尾,从产新情况看,连翘减产成为不争的事实,造成产量大幅减少,但从市场看,并未因减产而掀起太大波澜,行情震荡幅度不大,而造成当前局面...

提起独活的行情,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9年曾涨至35-40元的历史高价,但目前湖北产地价格已下滑至12元左右。独活近几年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目前生产供求情况如何?后市是否会有转机?为分析当前独...

一、2025年茯苓产新态势2025年茯苓产新集中采挖期与主产区物候特征直接相关。8-10月,云南、安徽岳西等核心产区气候适宜,菌丝成熟度达到最佳,此阶段采挖量占全年60%以上。虽近年种植区域有所...

提起重楼的行情,人们会惊叹它曾经出现的1200元辉煌时刻,也会惋惜其近年遭遇的日落西山,自2018年跌价至今,行情一年不如一年已经有八个年头,目前70来元的价格已不足高位时的零头,深深诠释了“中...

2025年亳白芷已经进入产新期,今年的开盘价低于去年,行情再创新低,对于包地种植大户来讲,多处于亏损状态,在当前少有热点品种爆出的市场背景下,低价白芷吸引不少商家的关注目光,白芷是否值得入手,成...